近年來,關于精英教育的討論愈發激烈,其中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知名作家威廉·德雷謝維奇在其著作《優秀的綿羊》中,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刻的剖析。該書自十年前出版以來,不僅在美國教育界掀起了波瀾,也在中國讀者中產生了深遠影響。近日,我們再次與德雷謝維奇進行了對話,回顧了這十年間精英教育的變化。
“情況并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峻。”德雷謝維奇在談及精英教育的現狀時,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他提到,從頂尖大學的錄取率來看,競爭愈發激烈,十年前錄取率約為7%或8%,而如今頂尖學校的錄取率已降至4%左右。疫情和社交媒體的影響也讓情況變得更加復雜。
“社交媒體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沖擊。”德雷謝維奇指出,社交媒體不僅加劇了負面情緒,如恐慌、焦慮和缺乏自我價值感,還讓人們更加依賴外部認可。在社交媒體上,人們不斷比較自己,尋求點贊和認可,這嚴重阻礙了內在自我的發展。
面對這樣的困境,德雷謝維奇認為,人們需要更多地關注內心的聲音和內在價值,而不是被外部審判和獎勵所束縛。他強調,年輕人需要有時間去追求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去閱讀、演奏音樂或探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而不是僅僅為了大學簡歷而忙碌。
“一定程度上的浪費是有回報的。”德雷謝維奇提到,人們往往害怕浪費時間,但有時候,正是這些看似無用的時間,讓人們有機會去嘗試、去犯錯、去成長。他鼓勵年輕人不要害怕失敗,要勇于追求自己的夢想。
在談及幸福感與成功的關系時,德雷謝維奇表示,他更傾向于談論滿足感而非幸福感。他認為,滿足感來自于為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來自于過著一種與自己內心相符的生活。他強調,成功不應該僅僅等同于財富和地位,而應該是一種更廣泛、更深刻的體驗。
“我們越認為教育是純粹的功利主義,思考我們的生活時就越會是純粹的功利主義。”德雷謝維奇指出,當前教育系統中人文學科的逐漸消失,反映了我們對教育的功利化態度。他呼吁保留并珍視這些人文學科,因為它們能夠幫助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和目標,發展我們的靈魂。
德雷謝維奇還特別提到了AI時代對人文學科的影響。他認為,雖然AI能夠回答我們的問題,但我們更需要的是提出明智問題的能力。他預測,隨著AI的發展,人類技能將變得越來越有價值,尤其是那些被貶低為軟技能的東西,如人文學科所培養的思考、交流和情感能力。
“人文學科是關于追問人類意味著什么的學科。”德雷謝維奇總結道,它們通過探究自我和人類社會,幫助我們理解生活的意義和目標。在AI時代,我們更需要這些學科來培養我們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在對話中,德雷謝維奇還分享了他對獨處和浪費時間的看法。他認為,獨處是了解自己、發展內在自我的重要機會,而浪費時間則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鼓勵人們勇于嘗試新事物,即使失敗了也不要氣餒,因為每一次嘗試都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
最后,德雷謝維奇再次強調了教育的意義。他認為,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人的品格和靈魂。他希望未來的教育系統能夠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讓他們有機會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和興趣,成為有思想、有擔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