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近期在資本市場大放異彩,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自4月份以來,工信部發布的兩份重要文件均將固態電池置于關鍵位置。《2025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加速全固態電池等相關標準的制定,而《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要點》也強調了健全全固態電池標準體系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電池制造巨頭寧德時代在近期投資者活動中,表達了堅定投入全固態電池研發的決心。上游材料供應商天齊鋰業也在股東大會上透露,公司一直在關注包括固態電池在內的下一代鋰電池先進材料。多家下游車企也公布了固態電池的量產計劃,比亞迪計劃在2027年左右啟動全固態電池的批量示范裝車應用,而豐田則宣布將于2027年向市場推出配備全固態電池的純電動汽車。
在第七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固態電池相關展品同樣吸引了大量關注。除了高科技機器人展品外,固態電池因其潛在的應用前景而備受矚目。
太藍新能源有限公司,一家專注于固態電池研發的企業,其產品負責人康丹苗表示,自去年以來,與下游客戶的溝通變得更加順暢,合作洽談的時間成本減少了約五六成。她認為,這一變化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市場對固態電池認知的提升。
康丹苗還指出,機器人產業的熱度也為固態電池帶來了新的需求。例如,智能機器狗等產品的電池續航時間仍有待提高,而固態電池的高能量密度特性使其成為潛在的理想選擇。隨著人形機器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及消費電子等高端應用市場的逐步放量,固態電池材料行業將迎來高速發展期。
據高工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顯示,目前已有100家企業布局固態電池領域,其中包括40%的新進企業、35%的傳統電池企業、8%的主機廠以及15%的跨界企業。作為行業老兵,太藍新能源在過去七年中一直專注于固態電池的研發,并不斷刷新行業紀錄。
面對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龍頭企業的入局,康丹苗認為這對行業的快速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然而,她也強調,要想在這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加快構建技術壁壘。據悉,太藍新能源的研發支出占比已超過60%,并與紫建電子、長安汽車等企業達成合作,共同推動固態電池在消費電子和車載電池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