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抖音平臺上的AI視頻特效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熱潮,將一眾“老牌”AI視頻應用甩在了身后。
回望一年前,當AI生成視頻技術初入C端市場時,創作者們普遍以“逼真”為首要標準,任何過于夸張或不合常理的視頻作品,往往會被視為不合格。然而,僅僅一年時間,AI視頻領域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熱門AI視頻,早已不再拘泥于傳統框架,無論是“山海經”般的奇異場景,還是騎著魚飛天的寵物,這些天馬行空的創意,無不令人捧腹,并迅速成為用戶們競相模仿的對象。
在這場“潮流”的推動下,AI視頻的制作流量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曾經獨立運行的APP如即夢、可靈、海螺等,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風光,而抖音內置的AI特效則異軍突起,成為用戶們的新寵。這些特效不僅種類繁多,風格各異,而且制作門檻極低,用戶只需輕點屏幕,便能一鍵生成趣味十足的短視頻。
抖音上的AI視頻,如今已成為一個光怪陸離、充滿無限想象的“平行宇宙”。從被峨眉山猴子搶走假發的搞笑場景,到被一群賽博親戚圍攻的荒誕畫面,這些看似毫無邏輯卻又極具傳播力的內容,在抖音用戶群體中迅速蔓延,形成了一場病毒式的傳播風暴。
其中,“五一游被猴搶假發”的AI特效更是火爆全網,短短幾天內,便有數十萬用戶跟風模仿,發布同款視頻。這些視頻不僅主角從人擴展到了各種動物,還衍生出了多個大爆款和小爆款,進一步推動了抖音AI視頻的流行。
抖音的“挑戰賽”機制也為AI視頻的迅速走紅提供了有力支持。當一個有趣的AI特效被包裝成挑戰話題后,便能迅速激發大量用戶的參與熱情,形成指數級的傳播效應。用戶們只需一鍵套用同款特效,便能輕松加入這場全民共創的潮流之中,享受創作與分享的樂趣。
在AI技術的加持下,抖音平臺上的特效創意師、普通用戶與平臺之間,形成了一個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生態閉環。優秀的特效能夠吸引更多用戶的關注和使用,進而獲得更多的平臺激勵;而平臺激勵的不斷加碼,又進一步激發了特效師們的創作熱情,推動了整個抖音特效生態的繁榮發展。
相比之下,那些曾經站在風口上的獨立AI視頻生成軟件,如今卻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它們既無法與抖音的娛樂性相抗衡,又難以在專業創作領域站穩腳跟。這些APP往往功能復雜、價格昂貴、渲染速度慢,且生成的視頻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因此,它們既無法吸引專業創作者的目光,也無法滿足普通用戶的娛樂需求。
隨著技術的普及和用戶需求的演變,AI視頻生成工具逐漸失去了其作為獨立應用的“必要性”,轉而成為內容平臺生態中的一環。未來,AI視頻產品或許將不再以獨立應用的形式存在,而是悄無聲息地融入每一個內容創作的流程之中,成為普通用戶看不見卻無處不在的“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