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平臺近期推出的“聽抖音”功能,正逐步改變用戶獲取信息的習慣。該功能允許用戶在不觀看視頻畫面的情況下,通過音頻形式接收內容,為用戶帶來了更為便捷的信息消費體驗。
“聽抖音”功能的推出,得益于用戶對音頻內容需求的增長。據抖音官方數據顯示,平臺上的人文社科、財經、時政類視頻,有近10%的播放時長來自“聽抖音”模式。這一數據表明,音頻形式的內容在長文本創作者中頗受歡迎,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用戶使用該功能。
在實際應用中,用戶可以通過長按視頻進入“聽抖音”界面,調節音頻播放速度,并設置定時播放。系統還會在當前視頻結束后,自動播放創作者的其他作品,為用戶提供了無縫的收聽體驗。
多位創作者對這一功能表示了認可和支持。抖音博主“張張別胡說”表示,他的時政新聞解說視頻因信息量大,時長較長,適合以音頻形式播放。有粉絲反饋,在開車或做家務時聽他的視頻,比觀看視頻更加方便。他認為,音頻形式讓內容傳播場景更加多元化,用戶可以在碎片時間中獲取信息,同時獲得放松。
“聽抖音”功能也減輕了創作者制作視頻的壓力,讓他們能夠更專注于內容創作。對于一些深耕中長視頻乃至超長視頻的創作者來說,這一功能更是帶來了新機遇。自2024年6月起,抖音上涌現出大量超長視頻,如450分鐘解讀《紅樓夢》、900分鐘學完高中數學等,這些視頻不僅獲得了高點贊和播放量,還為創作者帶來了大量粉絲。
讀書博主“七月狂奔”便是受益者之一。她的視頻內容以解讀文學作品為主,時長多在十幾分鐘到半小時不等。她曾擔心視頻過長會影響播放量,但“聽抖音”功能的推出,反而讓她的作品獲得了更高的關注度,成為67萬網友的賽博“讀書搭子”。
音頻行業的增長潛力也為抖音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在線音頻用戶規模已達到7.4億人,聲音經濟產業市場規模達到5688.2億元。抖音作為擁有超過10億月活躍用戶的平臺,其用戶行為正在從簡單的瀏覽分享向深度創作和社交互動轉變。
隨著“聽抖音”功能的不斷完善,創作者可以通過優化音頻內容來吸引觀眾,提升收聽體驗。然而,目前該功能仍存在一定的優化空間。例如,尚未建立匯聚更多音頻內容的推薦廣場頁,用戶只能收聽單一創作者的音頻內容。創作者后臺也暫時無法查看“聽抖音”產生的明細播放數據。
盡管如此,“聽抖音”功能的推出,無疑是對抖音內容生態邊界的一次拓展。在當前多個內容平臺都推出音頻功能的背景下,抖音有必要抓住這一機遇,通過技術優化和策略扶持,將音頻場景打造成用戶瀏覽內容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