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界迎來了一場不小的風波,這一切皆源于小米公司正式宣布自研的玄戒O1芯片。這款據稱采用3nm工藝制造的芯片,不僅在性能上超越了高通驍龍8Gen3,甚至被部分輿論拿來與蘋果的A18芯片相提并論,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網絡上,對于玄戒O1芯片的質疑聲此起彼伏。一些人猜測,這不過是高通或聯發科的芯片換了層皮,更有甚者認為,小米此舉是為了打壓國內同行。這些猜測五花八門,讓人不禁感嘆,網絡上的想象力真是無窮無盡。
有人提出,小米能找臺積電代工3nm芯片,背后定有隱情。畢竟,華為因受到美國制裁,無法推出3nm芯片,而小米卻能輕松做到。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小米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它并未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換句話說,只要不被美國制裁,設計出的芯片符合代工要求,找臺積電代工并非難事。
實際上,美國對中國企業的芯片代工政策并非一刀切。除了被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外,其他企業代工的芯片主要針對AI芯片和數據中心產品,消費級手機SoC并不在制裁范圍內。只要芯片不是AI、GPU等類型,且晶體管數量低于300億個,不含高帶寬存儲器(HBM),就可以找臺積電代工,無論3nm、2nm還是1nm。
因此,小米設計出3nm芯片并找臺積電代工,完全在情理之中。事實上,國內還有多家企業的芯片也是由臺積電代工的,如小鵬、蔚來、阿里等,工藝涵蓋4nm、5nm、7nm等。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此次只是設計了3nm芯片,并未涉足制造。如今,設計芯片的門檻已經大大降低。ARM架構的成熟以及CPU、GPU、NPU、ISP、DSP等IP的完善,使得有一定基礎的芯片企業能夠更容易地基于公版IP核設計出芯片。小米早在2017年就推出了澎湃S1芯片,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因此,這次設計出3nm芯片并不令人意外。
國產廠商能夠研發出3nm芯片,無疑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然而,這款芯片尚未正式發布,就已經引發了諸多爭議。面對質疑,我們不妨保持理性,等待芯片真正面世后再做評判。畢竟,科技領域的進步需要時間和實踐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