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個人計算機領域,X86架構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市場份額高達約九成,而ARM等其他架構則僅占據約一成。這一現狀凸顯了X86架構的強大實力和廣泛認可度。
在中國,有兩家知名的X86 CPU制造商,它們分別是兆芯和海光。兆芯通過收購VIA獲得了X86授權,而海光則與AMD合作,同樣取得了X86架構的使用權。在這兩家企業中,海光的表現尤為突出,不僅在營收、利潤方面持續增長,市場份額和性能表現也均優于兆芯。
從海光近年來的利潤增長趨勢來看,其業績呈現出穩步上升的態勢。數據顯示,海光的利潤已經連續多年實現增長,到2024年時,其年利潤已經接近20億元。而在2025年第一季度,海光的營收達到了24億元,同比增長50.76%,凈利潤更是達到了5.06億元,同比增長75.3%。這一數據充分證明了海光芯片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
近日,海光的新一代CPU正式曝光,這款名為C86-5G的芯片被譽為目前國產最強的X86芯片。C86-5G定位于旗艦級,專為服務器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它采用了128個物理核心,并配備了多線程(SMT)技術,而且不是常見的雙向SMT(SMT2),而是更高級的四路SMT(SMT4)。這意味著每個物理核心可以同時處理四個線程,因此這款128核的CPU可以實現512個線程的功能,相當于擁有512個軟核。
除了強大的算力支持外,C86-5G還支持16信道DDR5-5600內存和Compute Express Link 2.0(CXL 2.0)等先進技術。據稱,在實際性能表現上,C86-5G已經幾乎追平了Intel和AMD的旗艦芯片。這一成就不僅展示了海光在芯片研發方面的實力,也為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海光最初的X86架構是從AMD獲得的,且早期的IP也主要采用了AMD Zen 1 IP的Dhyana微構架。然而,隨著海光在芯片研發方面的不斷突破和創新,從C86-4G開始,海光就已經采用了自主研發的微架構,不再依賴AMD的IP。這一轉變使得海光在芯片研發方面更加獨立自主,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由于X86架構可以兼容wintel生態,因此海光在國產替代方面無需考慮生態切換問題。隨著海光不斷推出性能更強的CPU,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將越來越強。目前,海光的市值已經高達3340億元,是國內所有芯片企業(不含晶圓代工)中的佼佼者。因此,有人將海光稱為中國的“英特爾”,并對其未來的發展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