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售業的廣闊舞臺上,一家名為鳴鳴很忙的新星正以其獨特的姿態閃耀,近期它攜帶著一份耀眼的業績報告,正式向港交所發起了沖擊。根據其招股書披露,鳴鳴很忙在2024年實現了門店零售額555億元人民幣的佳績,全年營收達到了393億元,門店數量更是突破了14394家大關。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鳴鳴很忙在2024年內新開出了8083家加盟店,這意味著幾乎每天都有近22家新店在全國遍地開花。這一迅猛的擴張速度,無疑為整個零售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
追溯鳴鳴很忙的起源,它是由兩大零食巨頭“零食很忙”與“趙一鳴零食”于2023年強強聯合而成。這次合并不僅讓鳴鳴很忙在規模上遠超其他競爭對手,更在資本層面實現了質的飛躍。合并前,兩者均已獲得多輪融資,背后站著包括紅杉中國、高榕創投、五源資本以及黑蟻資本、良品鋪子等知名投資機構。
合并后的鳴鳴很忙更是備受資本青睞,成功獲得了超過10億元的投資。盡管此前曾一度否認上市傳聞,但鳴鳴很忙的雄心壯志早已不言而喻。然而,隨著IPO的臨近,市場也開始關注其是否能夠繼續堅持“薄利多銷”的經營模式,畢竟在競爭激烈的零食品類中,盈利能力才是資本市場最為看重的。
翻開鳴鳴很忙的招股書,不難發現其背后的商業邏輯其實并不復雜。從零食很忙到趙一鳴零食,再到如今的鳴鳴很忙,本質上就是一部門店規模擴張的史詩。兩者均聚焦于下沉市場,通過“低價+快速擴張”的策略,迅速在行業內嶄露頭角。
合并前的零食很忙已擁有4000家門店,趙一鳴零食也有2500家門店,合并后更是成為了擁有6500家門店的零食行業巨擘。這一合并舉動不僅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還一度引發了關于是否構成壟斷的質疑。盡管最終相關部門認定此次交易不構成壟斷,但仍對合并雙方未依法事先申報實施經營者集中的行為處以了175萬元的罰款。
合并后的鳴鳴很忙,憑借其規模效應,在供應鏈上擁有了更強的話語權,能夠更有效地掌控價格、SKU、品質等關鍵要素,從而吸引了大量消費者。招股書顯示,鳴鳴很忙的單店SKU數量一般不少于1800款,是同等規模商超平均SKU數量的兩倍,且平均售價比線下超市的同類產品便宜約25%。
然而,要保持這種低價模式的持續運轉并非易事。為此,鳴鳴很忙在合并后進一步加快了門店拓展的速度。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鳴鳴很忙新開出的加盟店數量分別為1089家、4715家和8083家。這種“一路狂奔”的態勢,除了想要繼續保持規模優勢外,更是為了爭奪行業第一的寶座,為上市鋪平道路。
然而,鳴鳴很忙的瘋狂開店策略,卻給加盟商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有加盟商表示,零食賽道本就競爭激烈,如今“大哥”和“二哥”不僅打規模戰,還要打價格戰,門店越來越密集,利潤卻越來越微薄。他們只能寄希望于鳴鳴很忙上市后,能夠放緩擴張步伐。
與今年剛剛上市的蜜雪冰城類似,鳴鳴很忙也是通過向加盟商供貨來賺取差價。根據招股書,2022年至2024年,公司99%的收入都來自向加盟店銷售商品。這種加盟模式不僅提升了鳴鳴很忙對上游供應商的議價權,還幫助分攤了品牌的經營和資金風險,同時提升了品牌在全國市場的知名度。
然而,盡管鳴鳴很忙和蜜雪冰城都做的是“薄利多銷”的生意,但兩者的盈利情況卻大相徑庭。2024年,蜜雪冰城實現了248.3億元的收入,凈利潤達44.5億元,毛利率為32.5%,凈利率為17.9%,均處于行業較高水平。而鳴鳴很忙在2022年至2024年間,毛利率始終穩定在7.5%-7.6%區間,凈利潤率則從1.7%提升至2.1%,這充分暴露了量販零食行業的盈利困境。
首先,量販零食行業容易淪為“二道販子”。在鳴鳴很忙的銷售成本中,向廠商采購休閑食品飲料的占比高達九成以上。雖然其可以通過規模效應提高議價權,但要在上千個SKU的談判中拿下滿意的價差,確實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其次,攤子越大,前期投入成本越高。鳴鳴很忙要實現對上萬家門店的統一管理,需要大量投入來提升供應鏈和運營效率。因此,其目前講的還是“重資產”故事,通過IPO所募集的資金也將投入到門店拓展和升級、供應鏈優化及數字化建設等方面。
最后,鳴鳴很忙還要讓利于經銷商和消費者。其“低價心智”的定位正是能夠快速擊中下沉市場消費者的關鍵。然而,價格便宜、SKU選擇多、質量還要好,這聽起來就像是個“不可能的三角”。為了將這幾點都做到極致,鳴鳴很忙除了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外,還必須犧牲部分利潤。
盡管鳴鳴很忙已經降低了盈利預期,但在零食賽道中依然面臨著激烈的競爭。過去幾年,國內休閑零食市場雖然呈現出積極增長的態勢,但食品飲料零售行業高度分散,前五大連鎖零售商僅占4.2%的市場份額。這種分散的競爭格局表明行業內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供新品牌和企業進入。
意識到單一模式的局限,鳴鳴很忙開始探索零食折扣店的新業態。今年2月,鳴鳴很忙正式提出了“3.0省錢超市”模式,新增了百貨日化、文具潮玩、烘焙鮮食、低溫凍品等品類。這種跨界嘗試不僅為鳴鳴很忙帶來了新的增長點,也為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了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