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首富家族旗下的美的集團,正加速推進其IPO矩陣的擴張計劃。近日,這家市值超過5800億的家電巨頭宣布,將旗下的智慧物流板塊安得智聯調整上市路徑,目標直指港交所主板,而此前美的曾計劃在深交所主板推動安得智聯的IPO。
美的集團,自1968年從一個小型塑料生產組起步,歷經數十年風雨,已發展成為涵蓋智能家居、樓宇科技、工業技術、機器人與自動化以及創新型業務的全球化科技集團。安得智聯,作為美的在商業模式變革中的創新之作,承載著集團對智慧物流領域的深度布局。
美的集團的創始人何享健家族,憑借集團的迅猛發展,早已穩坐佛山首富的寶座。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最新《全球富豪榜》,何享健家族以2550億元人民幣的財富,不僅蟬聯佛山首富,更在全球排名中躍升至第41位,穩居中國富豪榜前列。
近年來,美的集團在資本市場上的動作頻頻。2024年,美的成功實現港交所二次上市,其獨子何劍鋒也成功拿下家具巨頭顧家家居。至此,包括美的系直屬產業、收購的上市公司以及子女控股的企業在內,何享健家族控制的“美的系”上市公司已達到9家。
安得智聯,作為美的ToB業務中的核心板塊,此次沖刺港交所,標志著美的ToB業務資本化進程的新階段。實際上,美的分拆子公司上市的戰略早已有之。早在2020年,美的就曾宣布計劃分拆子公司美智光電創業板上市,但遺憾的是,美智光電兩次提交招股書后又兩次主動撤銷IPO申請。而安得智聯,也曾在2023年7月計劃分拆至A股上市,但最終選擇了港交所作為新的上市地。
安得智聯成立于2000年,依托美的集團的制造業基因,專注于為客戶提供從原料至成品的制造業供應鏈解決方案、線上線下全渠道一盤貨以及送裝一體化服務的消費供應鏈解決方案。憑借在供應鏈管理行業的深厚積累,安得智聯已建立起覆蓋全國、支持多行業線上及線下全渠道的服務網絡,擁有超800萬平米的倉儲面積和可調配的超30萬輛運力。
在股權結構上,美的智聯持有安得智聯73.32%的股份,是安得智聯的控股股東。而美的集團則通過持有美的智聯100%的股份,間接控制安得智聯。何享健作為美的控股的控股股東,是安得智聯的實際控制人。
近年來,安得智聯隨著美的業務的成長,已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安得智聯分別實現營收141.89億元、162.24億元和186.6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5億元、2.88億元和3.8億元。這樣的營收規模和盈利能力,已達到A股上市標準。然而,考慮到A股市場的上市審核較為嚴格,而港股的上市門檻相對較低、審核流程更靈活、上市周期更短,美的最終選擇了港交所作為安得智聯的上市地。
美的集團表示,此次分拆有利于進一步理順業務管理架構,釋放智慧物流板塊的估值潛力;同時也有利于安得智聯拓寬融資渠道、完善激勵機制、提升企業競爭力。這次分拆還契合了國家促進物流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戰略規劃,有助于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美的ToB業務被視為美的的第二增長曲線。近年來,美的的ToB業務增長迅速,2024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4000億元,其中商業及工業解決方案收入首次超過千億,占總營收的比重從2020年的18.5%躍升至25.5%。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板塊更是以20.6%的增速領跑,樓宇科技、機器人等業務也逐步顯現協同效應。
在資本市場上,美的ToB業務同樣備受關注。美的在招股說明書中明確表示,未來三年內將分拆美智光電、安得智聯、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相關業務上市。如今,美智光電的IPO地點尚未明確,而安得智聯則肩負著美的系IPO版圖擴容的重任。
在同賽道內,安得智聯與海爾系的日日順頗為相似。日日順也曾沖刺創業板,但最終終止了IPO之旅。關于日日順的獨立性問題和關聯交易同樣受到廣泛關注。如今,海爾選擇將日日順并表至海爾的家電業務板塊海爾智家,以促進業務體系與物流體系的深化協同。而美的則選擇將安得智聯分拆獨立上市,為安得智聯尋找新的解法。
近日,美的與海信兩大家電巨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AI應用、全球先進制造、智慧物流等多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簽約現場,安得智聯總裁梁鵬飛也現身了。雙方將在智慧物流領域進行深度合作,共同提升供應鏈運營效率和消費者交付滿意度。這一合作或許能為安得智聯的IPO之路減少一些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