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組件招投標市場數據揭示了今年一季度的顯著動態。據統計,自1月1日至3月31日,共計約182個光伏組件招標項目成功定標,總裝機容量達到了71.87吉瓦(GW)。
深入分析一季度的招標情況,呈現出以下關鍵趨勢與特點:首先,在招標規模上,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的定標容量下降了約28GW,從2024年的99.93GW降至2025年的71.87GW。其次,光伏組件的價格在這一季度內呈現上升趨勢,平均中標價格在0.691元/瓦至0.716元/瓦之間波動。
央企在光伏組件招標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其定標容量占總容量的79.4%,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上升。在技術選型方面,TOPCon技術路線成為主流,其合計容量達到61.4GW,占比高達85.44%。對組件功率的要求也在提高,600瓦及以上的組件容量占比達到了29.1%。
從中標企業來看,市場競爭依舊激烈。晉能科技、隆基綠能、協鑫集成等企業脫穎而出,分別中標6000兆瓦、4132.87兆瓦和3493.98兆瓦,位居中標榜前列。還有包括晶科能源、環晟光伏、東方日升等在內的多家企業成功中標,共同瓜分了71.87GW的市場份額。
具體到3月份,光伏組件定標容量顯著上升,達到43.19GW。這一數據不僅反映出市場需求在逐漸回暖,也預示著光伏行業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保持持續增長態勢。
在價格方面,3月份的光伏組件中標均價達到0.716元/瓦,較上月有所上漲。同時,最低和最高中標價格也分別達到了0.692元/瓦和0.750元/瓦,顯示出市場價格的波動性。
央企作為光伏組件采購的主力軍,在一季度共采購了57.1GW的組件,占總采購量的近八成。其中,大唐、中廣核、中國石油等大型央企均有大規模采購項目定標。例如,中國大唐集團年度光伏組件框架采購項目規模高達22.5GW,吸引了多家知名企業參與競標。
中國電建在本統計周期內也有大量項目定標,共計56個項目(標段),規模達到7.15GW。隆基綠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企業成功中標多個項目,顯示出其在光伏組件市場的強大競爭力。
今年一季度光伏組件招投標市場呈現出規模下降、價格上漲、央企主導、技術升級和競爭激烈等特點。未來,隨著光伏產業的不斷發展和技術的持續創新,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同時也將為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