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貿易局勢動蕩不安的背景下,特朗普的“發瘋”式政策無疑加劇了這一挑戰,使得眾多外貿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為了規避這場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越來越多的外貿商家開始將目光投向國內市場,尋求新的生存之道。
直播間內,一幕幕緊張而又充滿希望的場景正在上演。外貿商家們紛紛涌入各大直播平臺,以全新的姿態面對國內消費者。他們不再只是為海外客戶生產商品,而是直接將原本出口歐美的訂單轉化為面向國內市場的直播銷售。
“家人們,看看這件衣服,吊牌、洗標都是按照出口標準制作的。現在,為了支持我們外貿人,直播間直接4折銷售。如果買回去覺得不值,7天內無理由退貨,運費我全包。”這樣的促銷話語,在直播間里此起彼伏。
一位外貿商家感慨地說:“做了10年外貿,這是我第一次這么直接地面對國內的消費者。以前,我們的貨都是給老外賺差價,現在關稅一漲,他們不要了,我們只能自己來接盤。”言語中透露出無奈與決心。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了50萬億元大關,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如此龐大的消費需求,無疑為外貿商家提供了一個絕佳的退路和機會。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開始將市場重心轉向國內,希望通過內銷來彌補外貿的損失。
然而,這條轉型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盡管國內市場需求巨大,但競爭也同樣激烈。線上線下的商家們都在爭奪這塊蛋糕,尤其是直播帶貨領域,更是成為了商家們的必爭之地。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的直播間里,每天都有無數新的商家涌入,試圖在這片紅海中分得一杯羹。
對于一些外貿企業來說,轉內銷并非第一次嘗試。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就有大量外貿企業被迫轉向國內市場。而近年來,隨著全球供應鏈受外部環境影響而中斷,外貿市場再次迎來外轉內的浪潮。這些經驗為外貿企業提供了寶貴的轉型經驗。
樂樂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家原本只做外貿OEM的清潔品牌,在2024年618期間實現了店鋪銷售同比去年增長1684%的驚人成績。同樣,主營咖啡機出口的HiBREW也針對中國消費者開發了智能泡茶機等新品類,希望在內銷市場上實現新的增長。
國內的消費環境為外貿企業轉內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一方面,國內供應鏈企業開始孵化自主品牌,并由B端面向C端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商業邏輯。在短視頻平臺的推動下,大量供應鏈商家涌入直播間,尤其是義烏這樣的小商品城,其直播銷量更是屢創新高。
另一方面,國貨消費已經成為國內消費市場的一大熱點。受之前蜂花、鴻星爾克等國貨品牌的影響,年輕消費者對國貨的好感度直線上升。這為外貿企業回國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氛圍。
然而,轉內銷并不意味著一帆風順。盡管國內消費需求巨大,但線上線下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對于“人生地不熟”的外貿商家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大洗牌。他們需要面對本地商家的激烈競爭,以及自身在品牌、渠道、市場認知等方面的短板。
為了吸引外貿商家,國內各大電商平臺和實體零售渠道都給予了大力支持。京東、淘寶、拼多多、抖音等平臺紛紛推出優惠政策,吸引外貿商家入駐。這些平臺希望通過引入外貿供應鏈,提升品質標準,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商品的需求。
外貿企業的轉型之路充滿了挑戰與機遇。他們需要克服品牌認知度低、價格戰激烈、市場適應性差等難題,同時也需要抓住國內消費市場的巨大機遇。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典型的外貿轉型企業或許可以為他們提供有益的參考。
東莞羊絨企業“藏里羊”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這家原本做外貿貼牌的企業,通過轉向高端自主品牌,實現了抖音年銷售額破億的佳績。他們通過老板直播打造專業形象,結合爆款策略,將海外供應鏈優勢轉化為國內用戶可感知的“源頭工廠”,成功打開了國內市場。
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貿商家涌入國內市場,直播間里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企業應該意識到,回國并非簡單的產能轉移,而是需要在產品適配、渠道效率、品牌心智等方面全面發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真正的轉型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