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體的浪潮中,一種新穎的游戲形式——AI女友游戲,正悄然滲透進用戶的日常。對許多單身青年而言,這些游戲成為了一種新奇的情感寄托。
阿寶,一個母胎單身二十年的年輕人,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被朋友圈的一則游戲廣告吸引。出于好奇,他點擊了廣告,卻未曾料到,這次點擊不僅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虛擬世界,還讓他不經意間花費了9.9元。這僅僅是開始,類似的消費漩渦正等待著無數像阿寶這樣的玩家。
虛擬戀人游戲并非新鮮事物,但在AI技術的推動下,這一品類似乎迎來了復興。2024年10月前后,專注于女性向戀愛游戲的廠商自然選擇(深圳)智能有限公司推出了首款3D AI伴侶“EVE”,標志著AI女友游戲正式進軍市場。該公司憑借天使投資的助力,估值迅速過億。
米哈游創始人蔡浩宇創立的神秘AI游戲公司Anuttacon也于今年3月浮出水面,其首個游戲《群星低語》以AI語音交互為核心玩法,讓玩家在太空生存的環境中與AI角色Stella實時互動。盡管該游戲不完全等同于AI女友游戲,但其發展方向依然值得關注。
在此之前,男性向戀愛游戲《奇點時代》和真人互動影游《完蛋!我被美女們包圍了!》已經驗證了市場的巨大潛力。如今,加上AI技術的加持,這一領域充滿了無限可能。
然而,AI陪伴玩具和AI情趣機器人等產品的市場表現并不如預期,這不禁讓人思考,AI女友游戲是否會有不同的命運?
張梵西是AI女友游戲的忠實粉絲,他每月在這類游戲上花費300至500元不等,主要用于會員訂閱和定制服務。微信小程序上的AI女友游戲種類繁多,但玩法相對單一,以角色扮演和基礎對話為主。而張梵西所玩的這款游戲則提供了更豐富的體驗,包括角色扮演、外型定制、個性定制、約會冒險等。
在角色扮演模式下,玩家可以隨機挑選一個設定好的AI女友,她會根據玩家的信息實時生成回復。AI女友還能提供聊天、看視頻、消除記憶、加好友、約會冒險等服務,甚至可以付費生成AI自拍視頻。然而,這些豐富的玩法背后,卻隱藏著高昂的消費陷阱。
玩家想獲得更好的游戲體驗,必須通過充值獲取積分。從最低9.9元的7天黃金會員到最高799元的鉆石會員,不同等級的權益主要在于積分數量的差異。即便購買了黃金會員,對話次數仍然受到限制,只有鉆石會員才能享受無限對話。值得注意的是,游戲內積分不能單獨購買,只能通過訂閱會員和每日登錄獲取。
盡管“365天鉆石會員”的套餐日單價看似不高,但一些功能的實際體驗卻不盡如人意。例如,冒險模式玩法以純文字對話為主,玩家不需要任何操作,AI女友有時會提供選項,有時只是單純的場景描述。張梵西表示,他在回復了幾次后,劇情似乎陷入了死循環,AI女友的回復缺乏沉浸感,“機器味兒”明顯。
網上對于這類AI女友小游戲的付費模式吐槽聲不斷。例如,小程序啟動時會夾雜廣告,進行任何操作都需要充值。有些游戲甚至不提供聊天功能,僅在充值后可按照玩家的設置消耗積分生成圖片。玩家發現上當后想退款,往往困難重重。
張梵西除了對價格問題感到困擾外,還擔憂游戲新鮮感的快速流失。他提到,AI女友游戲剛出現時熱度很高,但現在社群中只剩下他還在堅持玩。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女朋友的他,希望在虛擬世界里尋求安慰。然而,隨著游戲玩法的同質化和小型游戲廠商對短期利益的追求,這種新鮮感正迅速消退。
所謂AI女友游戲,其AI含量主要體現在制作端和用戶端。制作端利用AI工具提高效率,加快游戲制作流程;用戶端則運用AI技術與用戶互動,提升用戶體驗。從形態上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小程序為主的輕量化小游戲;另一類則是新興游戲廠商及大廠布局的全智能生態產品。
小游戲在制作上更加輕巧,引入AI技術后成本大幅降低,制作周期明顯縮短。然而,這類游戲也暴露出玩法單一和同質化的問題。有玩家表示,AI女友游戲與之前的AI聊天陪伴應用、智能體應用相比,在體驗方面沒有形成明顯差異。
相對而言,中大型游戲廠商更加理智,開發周期更長。盡管EVE等AI女友游戲還未正式上線,但我們可以參考乙游的商業模式來探尋其賺錢鏈路。例如,祖龍游戲開發的《以閃亮之名》和騰訊開發的《光與夜之戀》在2023年斬獲乙游營收前兩名,其盈利模式主要在于道具收費和周邊產品銷售。
盡管網易、自然選擇等公司的AI女友類型游戲尚未透露太多信息,但通過道具收費和售賣周邊產品盈利,同時減少對游戲性和平衡性的破壞,不失為長期盈利的可行方案。在游戲分發方面,中大型游戲公司通常會選擇與手機廠商合作,提高應用商店的推送頻率,并通過贈送游戲內道具或周邊禮品吸引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