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浪潮中,光伏產業正步入技術革新與市場重組的新紀元。作為行業的領航者,東方日升等企業正以技術創新和全球化視野,展現其在復雜市場環境下的強大適應力。盡管2024年光伏行業面臨宏觀經濟波動和產業投資調整的挑戰,但整體發展態勢依然穩健。據統計,截至2023年,全球累計光伏裝機量已達到驚人的1624GW,是2008年的101倍之多,市場主導力量逐漸轉向長期產業資本,競爭焦點也擴展至性能、技術等多個層面。產業鏈間的協同合作日益加強,共同推動著“市場驅動”的良性發展模式。
在這場效率革命中,異質結(HJT)技術無疑成為了行業的核心驅動力。東方日升的N型技術伏曦系列組件,憑借其高達730Wp的量產功率、超過26.2%的電池平均效率,以及低至5mg/W的純銀耗量(較主流技術減少37.5%),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通過無主柵技術和光轉膜的應用,該系列組件的封裝損耗被優化至1.8%,碎片率更是低至0.03%。在極端環境測試中,這些組件在零下40℃的條件下仍能承受5400Pa的靜態載荷,并通過動態機械測試,完美適配中東、東南亞等高輻照地區的需求。而其升級產品“伏曦Pro”,則通過集成光轉技術與鋼網印刷工藝,實現了90%的雙面率,在高溫場景下發電增益超過6%,為集中式電站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決方案。
東方日升的技術實力得到了國際權威機構的廣泛認可,包括獲得了TüV南德頒發的全球首張210異質結高效薄片化組件認證,以及3倍IEC測試證書。截至2024年末,該企業已累計申請專利1512項,涵蓋了無主柵技術、低溫互聯等核心工藝,以專利布局引領行業標準。其智能制造體系的強化進一步提升了效率優勢,行業首個“硅片-電池-組件”全鏈路智造系統的落地,使得生產周期縮短至48小時,設備綜合稼動率達到96.5%。
面對國際貿易壁壘的挑戰,東方日升采取了全球化布局的策略。在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加征“雙反”關稅后,該企業迅速調整戰略,將馬來西亞作為對美出口的戰略支點,憑借其較低的稅率和成熟的產業鏈優勢,成功規避了關稅風險。2024年,東方日升的海外組件銷量達到6.79GW,其中N型異質結產品銷量同比增速超過100%。其全球營銷網絡覆蓋歐美、中東等多個市場,設有24個營銷服務中心和10個生產基地,包括浙江寧海的15GW異質結項目和江蘇金壇的10GW高效產能項目等。通過提供本地化服務和高性價比產品,東方日升在中東、印度等新興市場(年需求增速超過30%)迅速滲透,形成了內外聯動的增長模式。
為了應對結構性短板,東方日升采取了靈活的供應鏈策略。面對美國2025年組件產能50.5GW但電池缺口達37GW的困境,該企業通過產能靈活調配和長單采購鎖量,有效降低了關稅推高成本的影響。在國內市場,東方日升依托“沙戈荒”大基地和分布式光伏政策的支持,同步深化產業鏈合作,優化物流與采購成本,進一步提升了供應鏈的穩定性。
在儲能與新興業務方面,東方日升同樣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力。其5MWh eTron系統和工商業一體機iCon廣泛應用于調峰調頻、微電網等場景,2024年在歐美地區投運了多個百兆瓦級項目,并保持了“零安全事故”的記錄。針對戶用和工商業場景,該企業推出了超能系列BIPV產品,集成了易安裝和高安全性的設計,與國家“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形成協同,為鄉村振興和零碳園區的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全球超過150個國家提出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中國“十四五”規劃也明確了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的具體路徑。盡管光伏行業面臨著階段性產能調整的挑戰,但技術降本和裝機需求增長的趨勢依然明確。東方日升憑借其在異質結技術、全球化產能和專利壁壘方面的優勢,構建了“技術+質量+服務”的堅固護城河,在政策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進一步鞏固了其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