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媒體上流傳著一則引人深思的言論,前微軟員工@Barnacules在某知名平臺上透露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內部態度:微軟高層似乎并不將用戶使用的是正版還是盜版Windows系統(例如Windows 10或Windows 11)視為核心問題,他們的核心目標是擴大Windows的用戶基數。
@Barnacules進一步指出,盡管存在用戶頻繁舉報諸如KMS等非正規獲取Windows激活密鑰的渠道,微軟似乎并未對此采取嚴厲措施。據他透露,即便是他親自前往微軟公司進行舉報,也未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和行動。
這位前員工強調,微軟的核心戰略是盡可能增加Windows 11的用戶數量,甚至到了“用戶本身就是產品”的程度。這意味著,微軟或許會通過擴大用戶基礎,來提升在系統內投放廣告的收益,并借助更高的用戶活躍度來推動股價上漲。
然而,即便微軟在某種程度上對這種“寬松”態度持默許態度,盜版行為仍然違反了軟件的許可協議,構成了侵權行為。微軟官方曾明確指出,使用盜版軟件將使用戶面臨包括惡意軟件、勒索軟件在內的多種網絡安全威脅,且無法享受官方的技術支持和保障。
這一內部態度的曝光,無疑引發了公眾對于微軟商業策略的廣泛討論。盡管微軟一直致力于提升用戶體驗和系統安全性,但這種對于盜版行為的相對寬容態度,卻在某種程度上引發了人們對于知識產權保護和企業社會責任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