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孝義市府東街小學五年級190班的教室里,總能看到一個專注的身影——王溫澤。這個10歲的男孩不僅是課堂上的認真學生,更是科技創新領域的“小創客”。從最初在信息技術課上用Scratch讓小貓邁出第一步,到如今用Python和C++構建智慧城市模型,王溫澤用代碼編織著自己的科技夢想。
王溫澤對科技的熱愛源于一次偶然的發現。“小時候看爸爸玩電腦,總好奇屏幕里的小人怎么會動。”他回憶道,“后來在信息技術課上,老師教我們用Scratch讓小貓走路,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代碼就像魔法咒語,能變出各種有趣的東西!”這份好奇心驅使他不斷探索,將家中的角落改造成“小工作室”,堆滿了電子元件和編程書籍。為了調試一個傳感器,他可以反復嘗試幾十次;遇到程序錯誤時,他將其視為“打怪升級”的游戲,每解決一個bug都充滿成就感。
在王溫澤的“智慧未來城”模型中,科技與現實緊密相連。這座沙盤不僅外觀精致,更具備安全監測、資源循環和智能運維三大核心功能。例如,樓體傾斜時會觸發警報并自動聯系工程師;雨水收集系統實現了能源的循環利用;智能停車和自動照明則由中央系統統一調度。王溫澤解釋道:“這些技術都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停車難、建筑安全和水資源浪費。”
王溫澤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和學校的支持。母親辛愛說:“看到他如此投入,我們全力支持。雖然有時會熬夜調試代碼,但解決問題后的喜悅讓我們覺得一切值得。”老師侯俊玲則稱贊他的學習能力:“溫澤不僅技術扎實,更擅長觀察生活。他會先發現問題,再思考如何用科技解決,這種從想法到實踐的過程非常寶貴。”王溫澤還主動擔任社團“小老師”,幫助同學克服編程難題,展現了他的熱情與擔當。
憑借這份堅持與創新,王溫澤在多項科技競賽中嶄露頭角,先后獲得中國“芯”助力中國夢全國青少年通信科技創新大賽省級一等獎、全國青少年勞動技能與智能設計大賽復賽銀牌等榮譽。然而,他更看重的是技術的實際應用:“比起獎狀,我更開心的是自己的發明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對于未來,王溫澤的夢想簡單而純粹:“我希望我的發明能真正用于城市建設,比如讓紅綠燈更智能、讓大樓更安全。如果有更多小朋友一起學習科技,未來的城市一定會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