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智能馬桶市場在普及率穩步提升的同時,也陷入了一場偏離航道的“功能競賽”。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馬桶功能已超過50種,但消費者常用功能不超過10項。另據市場監管總局信息,今年1—4月智能坐便器新增品類就達3000余種,市場普及率已增至約9.6%。
琳瑯滿目的新品背后,是APP連接、氛圍燈、內置音響等功能的推陳出新。但是不少消費者反饋,常用的無外乎座圈加熱、自動沖洗等核心功能,部分“高大上”的配置使用較少。還有不少消費者反饋,自己本意想買具有多種功能的產品進行體驗,但是輕信了某些達人帶貨直播電商,結果標榜的“多功能智能”的產品到手后發現,存在質量不達標、功能虛標等問題。
上海用戶李女士就表示:“我看直播里面演示的挺好的,結果到家發現語音控制識別率低,還不如手動按鈕方便;那個所謂的‘健康檢測’功能,數據根本不準確,完全是個擺設。”

伴隨著這一噱頭化的“功能競賽”的發展,一些市場亂象也隨之滋生。尤其在部分缺乏監管的直播平臺中更為突出。
一方面,在部分非授權的直播店鋪,消費者可能面臨產品來源不明的風險。一位衛浴行業的資深售后服務負責人透露,這些渠道流通的產品,不乏清理庫存的舊型號、在運輸中產生瑕疵的殘次品,甚至是被翻新后重新包裝上市的機器。“消費者購買后,往往無法享受正規的全國聯保服務,核心零部件也可能被非原廠更換,存在安全隱患,后續維修更是困難重重。”
另一方面,直播電商等新興渠道則充斥著“國際大牌平替”的虛假宣傳。一些直播間主播用極具誘惑力的話術,宣稱其產品具備國際品牌八成功能,價格卻僅需三分之一。然而,消費者買到手后才發現,所謂的“平替”在核心的潔凈與沖刷功能上嚴重不達標——脈沖按摩、APP控制等花哨功能一應俱全,但沖刷力度不足、釉面易掛污、座圈加熱不均等基礎問題卻暴露無遺,與宣傳的“五星級酒店同款體驗”相去甚遠。

面對部分渠道中智能馬桶市場功能日益“浮夸”、價格卻水漲船高的亂象,消費者不禁要問:新品輩出的同時,能否有一款產品摒棄噱頭,回歸如廁體驗的本質?
面對這一現狀,市場也出現了回歸理性的趨勢。京東采銷人員就發現,核心功能不聚焦、銷售渠道不可靠已成為最大的購機痛點。為此京東平臺依托其供應鏈優勢與消費者洞察,已聯合國際品牌松下推動智能馬桶回歸“潔凈、舒適、安全”三大核心功能。旨在通過嚴格品控、一站式服務及售后保障,為消費者提供更省心、可靠的選擇,避免用戶陷入“功能陷阱”。
“我們有義務也有意愿,打造一款只聚焦最核心、最實用功能的極簡產品,讓消費者少花錢也能買到國際大牌的品質,”該采銷人員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智能馬桶行業已從“功能堆砌”進入“價值回歸”階段。消費者愈發理性,主流平臺對產品方向的引導作用也將愈發關鍵。只有聚焦真實需求,提供透明、可信賴的消費環境,才能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