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電商領域近期迎來一場重大調整——運營十年的轉轉集團宣布全面關停其C2C業務。根據官方公告,該平臺將于9月24日關閉個人商品發布入口,9月29日停止交易服務,至10月31日徹底終止客服與售后支持。這項曾作為企業立身之本的業務,如今在整體交易額中的占比已不足3%,其退出標志著二手交易市場格局的進一步固化。
創始人黃煒在致用戶信中坦言,此次調整是"艱難但必須的選擇"。他指出C2C模式長期存在網絡詐騙與灰色交易隱患,平臺始終難以建立有效的糾紛解決機制。這種表述背后,實則暴露出轉轉在流量爭奪與信任體系建設上的雙重困境。面對坐擁2.09億月活用戶的閑魚,以及通過C2B2C模式實現穩定盈利的愛回收,轉轉的生存空間正被持續壓縮。
將戰略重心轉向"官方驗"服務的C2B2C模式后,轉轉很快陷入新的信任危機。2023年11月,數碼博主"猴大腕"的實測視頻引發軒然大波:同一部手機在轉轉門店購入與回收時,竟出現兩份截然相反的質檢報告。購機時標注"屏幕無劃痕"的設備,回收時卻被檢測出"細微劃痕";聲稱"無拆修"的機器,轉手即被判定"拆修過"。這種被外界稱為"陰陽報告"的現象,直接動搖了平臺作為第三方鑒定者的公信力。
面對輿論壓力,轉轉承認在攝像頭檢測環節存在"操作失誤",并將屏幕劃痕判定差異歸因于"店員主觀判斷"。盡管推出"7天無理由退貨"作為補救措施,但這種解釋反而暴露出質檢標準缺失的核心問題。消費者選擇官方驗服務,本為規避C2C交易中的不確定性,而平臺將質檢差異歸咎于人工主觀判斷,無異于將C2C模式的固有缺陷復制到了新業務中。
在黑貓投訴平臺,圍繞"官方驗"服務的爭議持續發酵。有用戶反映,2025年9月購買的iPhone出現故障后,因手機卡頓無法聯系客服,自行維修花費190元后申請報銷被拒。平臺以"未提前報備"為由拒絕擔責,全然忽視消費者當時的客觀困境。這種重流程輕體驗的服務邏輯,暴露出轉轉在重資產模式下后端支持體系的嚴重缺陷。
流量獲取成本的高企,進一步加劇了轉轉的生存壓力。作為獨立平臺,其用戶獲取完全依賴市場營銷投入,與背靠阿里生態、坐享淘寶導流的閑魚形成鮮明對比。QuestMobile數據顯示,閑魚月活用戶規模已達2.09億,而轉轉在C2C市場的投入產出比持續走低。維持占比不足3%的C2C業務,意味著持續消耗營銷預算爭奪價格敏感型用戶,這種財務模型顯然難以為繼。
轉向C2B2C賽道后,轉轉又面臨愛回收的全方位壓制。截至2024年底,愛回收已在全國283座城市開設1861家門店,構建起更密集的線下網絡。其2024財年營收達163.3億元,同比增長25.9%,更實現GAAP層面全年經營利潤2897萬元。作為蘋果中國官方回收服務商,愛回收僅2023年第四季度就從該合作中獲得3億元收入,這種與頭部品牌的深度綁定,為其構建起難以逾越的信任壁壘。
轉轉雖在全國300余城布局超千家門店,組建2500人質檢團隊,但高昂的固定成本與運營開支使其盈利前景黯淡。在運營效率、供應鏈管理及品牌合作等關鍵維度,轉轉均落后于已實現規模化盈利的愛回收。這種"重"模式下的效率失衡,導致其既無法復制閑魚的流量優勢,也難以追趕愛回收的盈利水平,戰略定位陷入尷尬境地。
此次關停C2C業務,本質上是轉轉在雙線受壓下的被動收縮。當流量爭奪戰難有勝算,重資產模式又遭遇效率瓶頸,集中資源攻堅C2B2C成為唯一選擇。然而,面對已建立堅固防線的行業領先者,轉轉需要解決的不僅是運營效率問題,更是如何重建消費者信任這一根本命題。在二手電商這個贏家通吃的賽道,這場生存之戰的結局仍充滿變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