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出貨量同比下降2%。這一變化主要源于部分廠商通過提前發布新機型,以利用國家補貼政策提前釋放消費需求,同時部分品牌從庫存積累轉向主動去庫存,進一步壓縮了當季出貨量。
從品牌表現來看,華為與vivo以18%的市場份額并列第一。華為新推出的nova 14系列市場需求強勁,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18%,較2024年第二季度提升3個百分點。vivo則通過環比4%的增長鞏固了市場地位,盡管同比仍下降1%。OPPO與小米分別以16%的份額位列第三、第四,其中小米受益于補貼政策提前滿足需求,出貨量同比增長4%。
蘋果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同樣值得關注。憑借iPhone 16系列史上最大幅度的降價策略,其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1%。這一舉措不僅帶動了銷量增長,還對華為等品牌的高端市場份額形成擠壓。CounterPoint Research分析指出,蘋果的降價策略有效吸引了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尤其在高端機型領域形成競爭優勢。
報告同時提到,盡管促銷活動和補貼政策未能直接創造新的消費需求,但對穩定市場供需關系起到了積極作用。國家補貼政策預計將持續至2025年底,為市場提供長期支撐。CounterPoint Research認為,當前市場調整屬于階段性現象,隨著補貼效應逐步釋放,預計2025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將恢復同比增長,但增速較前期將有所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