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魚,這家曾以游戲直播業務風光無限的公司,近年來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其“搖錢樹”直播業務不僅未能持續搖曳生姿,反而出現了連續13個季度的營收下滑,為公司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面對業績的持續下滑,斗魚試圖通過創新業務來尋找新的增長點。今年第一季度,斗魚的創新業務、廣告和其他收入實現了60.2%的增長,達到3.83億元。然而,這一增長速度遠遠無法彌補直播收入的下滑,公司的整體業績依然承壓。
更為令人咋舌的是,在盈利乏力、股價暴跌的背景下,斗魚竟在半年內豪擲43億元進行分紅。這一舉動被市場質疑為“掏空家底”,加劇了投資者對公司前景的憂慮。與此同時,斗魚的前CEO陳少杰因涉賭被捕,多位主播也卷入賭博案,使得公司的形象大打折扣。
新任95后聯席CEO任思敏的上任并未能帶來轉機。她的決策能力、專業背景及年輕資歷都受到了市場的質疑。在任期內,她主導了兩次總額達6億美元的特別分紅,這一舉動更是讓投資者對公司的未來失去了信心。與此同時,斗魚還面臨著多起未完結的訴訟,涉及網絡服務合同、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及勞動合同等糾紛,公司的法律風險也在不斷增加。
在業績持續下滑、新業務開展不順、管理層動蕩不安的背景下,斗魚開始尋求通過低俗擦邊內容來吸引用戶。深夜的直播間中,不少衣著暴露的女主播通過扭動身姿、引導網友刷禮物等方式來獲取關注。這種長時間的直播擦邊行為,斗魚平臺似乎并未進行有效制止,反而任由其發展。
盡管斗魚每個月都會發布一份關于嚴厲打擊低俗色情內容的治理公告,但實際效果卻與公告宣稱的治理力度形成鮮明反差。大量使用隱晦暗語進行交易、傳播淫穢色情內容等行為依然屢禁不止,斗魚的直播環境越來越令人擔憂。
斗魚如今的困境,不僅源于內部管理層的動蕩和外部法律風險的增加,更在于其對于直播內容的把控失當。在尋求新的增長點和應對業績壓力的過程中,斗魚似乎迷失了方向,忘記了作為一家直播平臺應有的社會責任和道德底線。未來,斗魚能否重拾昔日輝煌,還需看其能否在困境中找到正確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