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杭州蘭里景區,一個曾占地6700多畝、被譽為城市后花園的4A級旅游景區,如今卻幾乎變成了一片廢墟。這一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蘭里景區的衰落,只是國內眾多4A級景區面臨困境的一個縮影。
蘭里景區位于杭州市西湖區三墩鎮,涵蓋兩個村落及大片農田,曾投入巨大人力財力進行開發,旨在打造成為集生態農業、研學旅游等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綜合體。2018年國慶開園后,蘭里景區一度吸引眾多游客,但好景不長,由于缺乏持續的人氣和有效的管理,景區逐漸陷入蕭條。如今,景區內的建筑大多已被拆除,曾經的繁華已成往事。
與蘭里景區的遭遇相似,近年來,越來越多的4A級及以下景區面臨嚴重虧損甚至倒閉的困境。據不完全統計,過去五年內,已有7家4A級景區和3家5A級景區宣告破產。這些景區中,不乏擁有珍稀自然資源和巨額建設投入的“貴族”景區,如蘇州靜思園和河南南召縣寶天曼景區,它們都曾風光一時,但最終因經營不善而走向衰敗。
在旅游市場頭部壟斷傾向日益加劇的背景下,4A級及以下景區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擠壓。數據顯示,300余家5A景區的收入占據了全國3萬多家景區收入的一半以上。相比之下,4A級及以下景區在吸引游客和創造收入方面顯得力不從心。
那么,這些天賦異稟的景區為何會混得不如人意呢?分析認為,一方面,大部分4A景區的影響力有限,自我宣傳能力不足,難以與頭部5A景區抗衡。另一方面,許多景區缺乏互動性和創造性,仍然停留在“靠天吃飯”的思維模式中,無法滿足游客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以蘭里景區為例,盡管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研學活動,但景區在后期運營中未能有效吸引和留住游客。隨著人氣的下降,景區設施設備缺乏維護,最終陷入了惡性循環。而此次“蘇超”賽事的爆火,則充分展示了地方自我宣傳和全民互動的力量。
面對困境,4A級及以下景區亟需尋求出路。對于不同類型的景區,應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山岳型景區可以依托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底蘊,打造成為某一領域愛好者的聚集地;休閑娛樂型景區則可以與脫口秀等團隊合作,提供免費場地以吸引游客;而古鎮類景區則需要注重特色項目的開發,避免同質化競爭。
總之,4A級及以下景區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不斷創新和提升服務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