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廷酒店集團近期宣布了一項創新舉措,資深DJ及活動策劃專家賀安睿(Andrew Grant)被正式任命為集團音樂總監,這一任命標志著音樂在提升酒店品牌價值與賓客體驗方面扮演著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
在眾多酒店仍通過硬件設施和裝潢來彰顯高端定位之際,朗廷酒店集團已經前瞻性地認識到,音樂是塑造品牌形象和創造難忘賓客體驗的核心戰略要素之一。隨著酒店行業的競爭逐漸轉向多維感官體驗,利用聽覺體驗來增強品牌軟實力正成為新的競爭焦點。相比之下,國內許多酒店在這方面的認識略顯滯后,它們在構建產品底蘊和品牌力量上仍有諸多功課需要補齊。
賀安睿的新職位不僅具有戰略性,而且是專設的,他將負責制定全面的環境音效策略,涵蓋現場演出、跨界合作和品牌專屬音景,以強化朗廷酒店集團旗下的品牌矩陣。這一舉措并非一時興起,而是基于朗廷長期以來對音樂的探索和實踐。
早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倫敦朗廷酒店就推出了電臺節目“Grand Hotel”,播放Palm Court Orchestra的柔和古典音樂,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聽覺識別系統。而在中國市場,深圳東海朗廷酒店也曾與梵尼詩合作,推出了“食”光留聲下午茶,將爵士樂、茶香和音樂主題甜品相結合,打造了一場視聽盛宴。
朗廷酒店集團首席執行官樊達奧表示,音樂是提升品牌價值和創造難忘賓客體驗的重要戰略組成部分。長期以來,酒店業在感官體驗上主要依賴視覺,如設計師品牌聯名、定制藝術裝置和燈光氛圍設計等。然而,隨著嗅覺系統在酒店業中的崛起,香氛系統已成為營造品牌氛圍和塑造記憶點的標準配置。
相比之下,聽覺體驗在過去往往只是作為大堂、餐廳和客房的背景音存在,雖然大堂鋼琴演奏和客房背景音樂一直存在,但它們更多是作為服務的補充,而非系統性的酒店資產。朗廷酒店集團的這一舉措,讓行業開始將注意力轉向音樂這一聽覺維度,以打造酒店品牌的軟實力。
與國際奢侈品牌相比,國內酒店集團在音樂的探索上更注重場景創新和年輕客群的觸達。例如,華住集團在2017年推出了“愛樂之途”,與蝦米音樂合作打造主題酒店,通過“音樂風格屬地化”策略提供差異化體驗。華住還開發了藍牙助眠燈等技術載體,實現客房內的個性化聲場控制。
亞朵集團則通過“內容即服務”的深度運營策略,在2024年與網易云音樂聯合開設了“睡音樂”酒店,客房按音樂類型分區,匹配網易云音樂的海量曲庫生成的場景歌單,并在頂樓露臺定期舉辦獨立音樂人演出,為住客提供獨特的音樂體驗。
隨著Z世代用戶通過耳機里的歌單來定義自我,用聽覺敏銳地感知空間的“溫度”和“性格”,酒店的音樂選擇已成為品牌價值表達的重要媒介。高端酒店對音樂的認識也在逐漸轉變,從過去的“背景填充物”轉變為塑造品牌差異化、驅動情感連接和提升賓客體驗價值的核心戰略資產。
酒店行業資深人士Z總曾注意到,國際品牌酒店的音樂往往具有獨家版權,只能使用而不能下載保存,這顯示了音樂在高端酒店中的重要地位。如今,消費者更加注重體驗感,音樂已成為各服務行業不可或缺的增值類服務,特別是在酒店業,好的音樂體驗不僅能提供優質的住宿體驗,還能體現酒店的品牌調性和價值。
精心設計的聲學環境不僅能夠調節賓客的情緒狀態,降低焦慮感,延長停留時間,還能潛移默化地提升賓客對整體環境氛圍的感知價值。這超越了簡單的“背景填充”,而是主動塑造空間性格和情感基調,成為酒店難以復制的品牌資產。
通過融入當地特色音樂、合作本土藝術家和設計反映在地風情的音景,酒店可以將靜態的空間轉化為動態的文化體驗場域,滿足消費者對探索在地文化的深層需求,使酒店成為社區活力的樞紐。
朗廷酒店集團任命音樂總監的戰略舉措,不僅是對“聽覺經濟”的深度挖掘,也標志著奢華酒店行業正從依賴單一感官亮點的“孤島模式”向構建多維度感官生態的“協同戰略”全面轉型。在未來的酒店業中,感官體驗將成為品牌與用戶之間情感鏈接的重要服務設計,讓用戶在理性消費與感性體驗交織的時代中,“全身心記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