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電腦展的一次震撼展示中,超頻達人Pieter Massman刷新了GPU頻率的世界紀錄,但他所使用的并非頂級獨立顯卡,而是Intel的集成顯卡。
Massman選擇的“武器”是Intel酷睿Ultra 9 285的GPU,他將這塊集成顯卡的頻率超頻至驚人的4.25GHz,遠遠超過了其默認的頻率,實現了頻率翻倍的壯舉。
據Massman在Skatter Bencher博客上的描述,這一成就不僅刷新了集成顯卡的頻率紀錄,也創造了整體GPU頻率的新高。
他透露,Arrow Lake系列的頻率計算基于SoC參考頻率的一半,通常為100MHz,再乘以GT倍頻。在默認情況下,GT倍頻為40倍,因此運行頻率為2GHz。但Massman通過調整,將GT倍頻提高至最大的85倍,從而實現了4.25GHz的頻率。
Massman還發現Arrow Lake系列在低溫環境下表現更佳。在1.3V的電壓下,當溫度從30攝氏度降至-150攝氏度時,頻率可以從3.1GHz提升至3.6GHz。這一發現為超頻愛好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實際測試中,Massman將頻率穩定在3.9GHz,并搭配DDR5-8600內存進行了一系列基準測試。測試結果顯示,超頻后的集成顯卡在Novabench中的性能實現了翻倍,而在熱門游戲《反恐精英2》和《黑神話:悟空》中,幀率也分別有了顯著提升。
不過,Massman也指出,當頻率超過4GHz后,性能提升變得微乎其微。他猜測這可能是受到了英特爾互連技術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極端的超頻方式并不適合普通用戶嘗試。因為要實現這樣的頻率,需要持續供應液氮,并且超過1.5V的電壓可能會對處理器造成嚴重的損害,大幅縮短其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