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餐飲市場掀起了一股新的熱潮,2元面包和7元生燙牛肉米線成為了眾多創業者的新寵。在各大社交平臺上,關于這些小吃店的“造富”故事層出不窮,諸如“95后裸辭開店月入18萬”、“一天翻臺超20輪”等傳奇經歷吸引了無數眼球。
這股熱潮在廣州尤為明顯。以海珠城為中心,方圓500米內就聚集了5家主打7元生燙牛肉米線的店鋪。而在天河區的車陂、東圃等城中村,一條街上甚至能開出3、4家2元面包店。這些店鋪以其低廉的價格和獨特的口味迅速走紅,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然而,隨著市場的逐漸飽和,一些店鋪開始顯現疲態。紅餐網注意到,已經有不少創業者開始轉讓店鋪,其中不乏一些開業僅數月的店鋪。一位曾從事外貿行業的創業者阿湘,去年底加盟了一家2元面包店,選址在廣東佛山市南海區。開業初期,生意火爆,但僅僅一個多月后,流水便大幅下滑,最終不得不關門大吉。阿湘表示,同期開業的加盟店中,已有3家關門,許多仍在營業的店鋪生意也不盡如人意。
不僅是在佛山,廣東東莞的半夏也遭遇了類似的困境。她花18萬元加盟了一家2元菠蘿包店,但開業后的營業額遠低于預期,僅4個月就開始轉讓店鋪,最終虧損15萬元。同樣,7元生燙牛肉米線店也面臨類似的挑戰。在廣州天河南一路,一家品牌生燙牛肉米線店開業不到3個月就宣告關門。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仍有大量創業者被這些項目的“低客單、低成本、高流水、回本快”所吸引。2元面包店和7元生燙牛肉米線店的人均消費都不高,卻能憑借低價吸引大量消費者。在社交平臺上,這些店鋪的高流水成為宣傳的重點,不少創業者因此心動。
然而,這些項目的低成本和高回本周期也成為了一些創業者的陷阱。由于門檻不高,大量跨行而來的創業者涌入市場,加劇了競爭。一些創業者在沒有充分了解市場和選址能力的情況下盲目開店,最終導致虧損。據一位了解過2元面包項目的餐飲老板透露,不少品牌在招商加盟時會放大爆店的營收數據,以吸引更多加盟商。
對于小白創業者而言,選址能力恰恰是他們的軟肋。而這些項目又非常依賴高客流,一旦選址不當或同類型店鋪過多,就會導致生意難做。因此,一些創業者開始反思這些項目的真實性和可持續性。
事實上,自2023年以來,小品類餐飲項目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2元面包和7元生燙牛肉米線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些餐飲從業者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斷尋找下一個爆紅品類,而忽視了對當前品類的打造和維護。這種做法不僅加劇了品類生命周期的萎縮,也讓創業者陷入了盲目跟風的困境。
在福建投資了多個餐飲項目的周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投資的大多都是市面上一度爆火的品類,如貴州羊肉粉、酸湯牛肉火鍋等。然而,這些店鋪大多營業時間不超過半年就以虧損告終。周海表示,他在投資這些項目時并沒有充分了解市場和競爭情況,只是盲目跟風。
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和競爭的加劇,創業者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這些熱門項目。在選擇創業項目時,不僅要考慮項目的低成本和高回本周期,還要充分了解市場和競爭情況,謹慎選址和經營。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