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社交平臺熱議的“中產穿搭指南”中,拉夫勞倫(Ralph Lauren)以其獨特的風格成為了不可或缺的時尚元素。無論是“老錢風”、“松弛感高智風”還是“靜奢風”,拉夫勞倫的Polo衫總能找到它的身影,就連紅衣教主周鴻祎也常穿著其標志性的“紅衣”。
在北京三里屯的拉夫勞倫門店,一款被譽為“白月光”的白色亞麻襯衫成為了中產女性的心頭好,標價1690元的襯衫頻頻賣到斷貨。不愿等待的消費者甚至不惜跨國尋找北美代購,只為盡快擁有這款心儀的襯衫。
拉夫勞倫這個看似“不時髦”的品牌,為何能在中國市場如此火爆?或許,穿上拉夫勞倫,就能成為高智感男女,圓了無數人的“中產夢”。
早在2007年,電視劇《奮斗》熱播時,佟大為身穿拉夫勞倫Polo衫的形象就深入人心,讓品牌在國內火了一把。近年來,隨著“老錢風”在時尚圈的回歸,拉夫勞倫再次迎來了爆發。疫情之后,品牌銷售額逆勢增長,成為時尚界的一股清流。
拉夫勞倫與中國的緣分始于1990年代。然而,早期的中國市場之路并不平坦。從1983年到2010年,品牌一直由香港富商潘迪生代理。這段時期,市場上出現了眾多與拉夫勞倫logo相似的Polo品牌,嚴重損害了品牌形象。直到2010年,拉夫勞倫才收回品牌專營權,轉為直營。
然而,直營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品牌剛發力就遭遇了奢侈品行業的小寒冬。經過幾年的大量關店、精簡子品牌和產品線后,拉夫勞倫于2017年開始高端化和數字化轉型。寶潔高管Patrice Louvet被任命為CEO,他將中國市場視為最大的商機。當時,Polo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已達到83%,但拉夫勞倫在大陸市場的銷售額僅為5000萬美元,潛力巨大。
Patrice Louvet上任后,終止了與梅西百貨等200多家批發商的合作,重新掌握零售端話語權,并大幅減少折扣商品,優化SKU。這些舉措逐漸顯現成效,近兩年拉夫勞倫的業績尤為亮眼。新季度的收入達到約19億歐元,超過了主打“老錢風”的Bottega Veneta和Brunello Cuccinelli全年的業績。
如今,拉夫勞倫已在中國三十多個城市設有門店,并在上海、北京、成都、深圳等地推出了“拉夫勞倫之家”。然而,仍有部分消費者對品牌持懷疑態度,認為其單品不過是普通的白襯衫或Polo衫,與海瀾之家等品牌無異。
實際上,拉夫勞倫販賣的不僅僅是服裝,而是“美式富裕生活”。在某社交平臺上,“老錢風穿搭”的詞條閱讀量已達到2.5億,關于“拉夫勞倫”的筆記超過60萬。一兩千價位的經典襯衫、絞花毛衣,成為了拉夫女孩的衣櫥必備。這些單品既不算正式又不隨意,適配絕大多數場合,被贊為“穿上就脫不下來系列”。
拉夫勞倫的成功,不僅在于其定位精準地承接了消費升級和理性消費的中產群體,更在于它傳遞了一種財富新貴對老錢身份的向往。正如品牌創始人拉夫·勞倫所說:“我設計的不是服裝,我設計的是夢想。”
拉夫勞倫本人并非出身富裕階層,但他憑借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以一條復古寬領帶為起點,創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品牌Logo設計成馬球的樣子,寓意著自由與高貴。70年代,拉夫勞倫進軍男裝領域,成為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服裝提供者,從此名聲大噪。
此后,拉夫勞倫陸續推出女裝、香水、家居產品、餐廳等,構建了一整套奇觀式的美國富人生活。在拉夫勞倫的世界里,完美的美國生活是農場主早上在牧場里悠閑地騎馬,下午與家人朋友打網球、打馬球和劃艇,晚上則在胡桃木覆蓋的房間里,在亞麻、真絲的織物中香甜入睡。
為了深化“老錢風”的形象,拉夫勞倫一直與溫網保持合作,為所有主裁判、球童和場地人員提供服裝。貝克漢姆、安妮海瑟薇等明星也常穿著拉夫勞倫亮相重要場合。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始,拉夫勞倫一直是美國奧委會的官方服裝贊助商。
然而,拉夫勞倫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真假POLO商標糾紛就是一大挑戰。POLO SPORT等品牌在市場上大量存在,與拉夫勞倫進行了長達八年的商標權糾紛戰。雖然拉夫勞倫最終取得小勝,但類似的侵權事件仍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品牌形象。
隨著“老錢風”門檻的進一步下探,拉夫女孩們開始尋找低價平替。主打學院風的Teenie Weenie和優衣庫等品牌成為了拉夫勞倫的競爭對手。這些品牌以更低的價格提供了類似的風格和品質,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同時,拉夫勞倫的質量問題也常被消費者詬病。近年來,品牌多次被曝出產品質檢不合格的新聞,包括嬰兒圍嘴熒光劑含量超標、男童針織短褲抽檢不合格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品牌的口碑和消費者的信任度。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拉夫勞倫在中國市場的潛力仍不容小覷。中國市場目前僅占拉夫勞倫總業績的8%,未來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然而,要搶占用戶心智,牢牢抓住中國中產男孩女孩的心,拉夫勞倫需要做的不僅僅是“販賣美式生活”,更需要提升產品質量、加強品牌保護、創新營銷策略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