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業協會(中證協)近期向業界征求了一份關于《證券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證券從業人員投資行為管理指引(試行)》的意見稿,此舉意在加強對證券行業從業人員的投資行為管理,預防并打擊違規交易、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
這份《指引》的核心目的是提升行業管理水平,推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文化,凈化行業風氣,并為從業人員營造一個嚴格管理的環境?!吨敢吩敿毩谐隽酸槍臉I人員可能涉及的違規買賣股票、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市場操縱、利益沖突和利益輸送等行為的監管措施。中證協希望通過這些措施,有效遏制違法違規行為,保障行業的健康發展。
特別《指引》對從業人員的股票賬戶管理提出了明確要求。如果從業人員需要開立股票賬戶,證券公司應鼓勵他們在本公司或關聯券商進行交易或托管。對于未遵循此要求的從業人員,他們必須申報股票賬戶,并每月提交交易記錄。這一規定旨在增強透明度,確保從業人員的投資行為處于有效監管之下。
整體來看,中證協的這一舉措反映了監管機構對證券行業從業人員行為規范的高度重視,以及對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和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堅定決心。通過這些嚴格的監管措施,監管機構期望能夠推動證券行業的長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具體來看,《管理指引(征求意見稿)》內容豐富,涵蓋了總則、投資行為管理制度機制、投資申報及后續管理、自律管理和附則等多個方面。該指引對從業人員的投資行為提出了基本要求,明確了人員管理范圍和投資品種,并要求從業人員踐行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加強個人投資行為管理,及時申報本人及其配偶、利害關系人的基本信息以及證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除外)、未上市企業股權投資信息。
券商在從業人員的投資行為管理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指引》明確了券商的責任和要求,要求他們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遵循合法合規原則,防范利益沖突,并加強對關鍵崗位的管理,確保投資行為管理的全面性。同時,從業人員也需要承擔直接責任,申報個人信息和投資信息,并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券商將通過監測從業人員的手機號碼、辦公室電腦MAC地址、公司網絡IP地址等關鍵信息,防范其利用配偶、利害關系人賬戶進行違規證券投資。
《指引》還對股票賬戶管理和投資信息申報豁免做出了規定,要求券商制定明確的從業人員股票賬戶管理制度,并在特定條件下豁免申報股票賬戶的投資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監測準確性。同時,強調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要求券商在收集個人信息時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并建立信息安全和保密機制。
中證協也將加強對違規主體的懲戒追責,推動形成防范和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的合力,維護證券市場秩序。業內人士指出,這份指引實質上構建了“從業人員自律+機構主體責任+行業協會監督”的三層治理架構,與《證券法》和新“國九條”的政策導向高度契合,體現了監管機構對從業人員持股管理的立法要求和強化監管穿透性的決心。
該指引的實施將對證券行業生態產生深遠影響。通過強化投資行為申報與審查機制,將有效降低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概率,減少“老鼠倉”、“搶帽子交易”等道德風險事件。同時,要求券商建立健全利益沖突防范機制,將促使機構優化內部治理結構,通過信息隔離墻制度、崗位回避機制等措施,切斷違規利益輸送鏈條。
從市場信號層面看,這份指引的發布傳遞出監管層推動證券行業文化重塑的強烈信號。通過將職業道德建設與投資行為管理深度融合,要求從業人員積極踐行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秉持證券行業核心價值觀,推動行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
該制度還與國際成熟資本市場對金融從業人員的監管趨勢接軌,展現了中國證券監管體系國際化水平的提升。然而,制度落地效果還需關注兩大關鍵點:一是券商如何平衡投資行為管理與員工隱私保護,避免過度干預從業人員的合法財產權利;二是如何利用數字化工具實現投資申報、監測、預警的智能化,確保申報信息的準確性和交易模式的異常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