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手機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小米、華為、OPPO、VIVO及榮耀這五大品牌無疑是消費者心中的佼佼者,它們憑借出色的市場表現和高知名度,牢牢占據了國內手機銷量的前列。
然而,若將視線拓展至全球范圍,并以銷量作為衡量標準,小米雖穩居前列,但緊隨其后的并非上述其他四家中國知名品牌,而是一個或許對多數人而言稍顯陌生的名字——傳音。這一結果,無疑為手機市場帶來了新的視角和思考。
根據最新的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數據,蘋果與三星依然穩坐前兩把交椅,小米緊隨其后,而傳音則以驚人的表現位列第四,超越了OPPO等其他中國知名品牌。這一成績,不僅彰顯了傳音在全球市場的強勁競爭力,也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其在手機行業的地位。
更令人驚訝的是,傳音在功能機市場的表現同樣不俗。有傳言稱,其一年的功能機銷量可能高達6000至8000萬臺,若這一數據屬實,那么即便在智能手機領域,傳音的總銷量也可能與小米不相上下。盡管這一說法尚未得到官方證實,但傳音在功能機市場的強勢地位已不容忽視。
傳音的崛起之路,堪稱手機行業的傳奇。自2006年成立以來,傳音便選擇了一條不同尋常的發展道路——出海。面對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傳音創始人竺兆江敏銳地洞察到了海外市場的巨大潛力,尤其是非洲這片尚未被充分開發的沃土。
非洲擁有13億人口,但手機滲透率卻不足30%,這與當年中國“山寨機”橫行的時代頗為相似。傳音深諳本土化之道,針對非洲市場的獨特需求,推出了美顏、音樂、四卡四待、大電池長續航等特色功能,迅速贏得了當地消費者的青睞。
隨著在非洲市場的成功,傳音又將目光投向了印度、東歐、拉美等新興市場,其業務版圖已覆蓋70多個國家和地區。盡管傳音的產品線逐漸從功能機向智能手機延伸,但其始終堅守低端市場,主打廉價手機策略,即便是在智能手機領域,其價格也大多控制在100美元以下。
然而,正是這一看似不起眼的廉價手機策略,讓傳音在全球市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24年,傳音實現營收687億元,日均收入接近2億元,凈利潤更是高達55億元,這一利潤率甚至超越了一些國內同行。傳音的成功,無疑為手機行業提供了新的啟示:賺錢并不一定要沖擊高端市場,只要精準把握市場需求,控制好成本,即便是在低端市場,同樣能夠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