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芯片行業的財報亮點頻現,其中芯片封測領域的兩大巨頭——長電科技和通富微電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
長電科技,作為業界的領頭羊,其2024年財報顯示,營業收入達到了359億元,平均每天進賬接近1億元,凈利潤更是高達16.1億元。緊隨其后的通富微電也不甘示弱,其營收為238.82億元,扣非凈利潤實現了6.2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944%,這一成績著實令人矚目。
不僅封測企業大放異彩,中國芯片代工企業同樣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其中,排名第三的芯片代工廠晶合集成,其財報同樣令人眼前一亮。
據數據顯示,晶合集成在2024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92.49億元,同比增長27.69%;凈利潤為5.33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51.78%;扣非凈利潤為3.94億元,同比增長更是驚人,達到了736.77%。同時,該公司的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25.50%和5.21%,在同行業中處于較高水平。
晶合集成,這家可能不為眾人所熟知的芯片代工廠,實際上是中國第三大芯片代工廠,僅次于中芯國際和華虹集團。在全球芯片代工排名中,晶合集成也榜上有名,2024年第四季度排名第九,市場份額約為1%,實力不容小覷。
成立于2015年5月的晶合集成,至今不過十年時間,在芯片代工領域尚屬年輕。那么,是什么讓這家年輕企業在2024年取得了如此顯著的增長呢?答案或許在于其業務定位。
晶合集成的工藝并非業界最先進,其最高工藝僅為40nm,主營工藝更是以90nm為主,占比高達47.84%,其次是110nm工藝,占比26.84%。相比之下,55nm和40nm工藝占比較小。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晶合集成沒有市場。
事實上,許多芯片并不需要先進的工藝,如MCU、DDIC和CIS等。晶合集成正是專注于這些特色工藝,特別是DDIC和CIS,這兩項業務占到了公司總營收的85%左右。依托這些特色工藝,晶合集成不僅訂單不斷,而且產品價格穩定,毛利率較高,從而實現了出色的利潤表現。
晶合集成的成功案例告訴我們,并非所有晶圓廠都需要盲目追求先進工藝,如5nm、3nm或2nm。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并努力滿足這些需求,即使采用成熟工藝,同樣能夠取得商業上的成功。畢竟,對于企業而言,先賺到錢,再投入研發、提高技術和擴大產能,才是穩健的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