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蘋果產能轉移背后:中國制造依然不可替代?

   時間:2025-04-21 12:41:00 來源:ITBEAR編輯:快訊團隊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近期,有關蘋果公司在印度生產iPhone的最新動態引發了廣泛關注。據報道,蘋果在過去一年中,于印度生產的iPhone總價值高達220億美元,這一數字占據了全球iPhone產量的五分之一,顯示出印度在蘋果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

不僅如此,蘋果與富士康攜手,正加速在印度擴大產能。計劃至2025年底,印度的iPhone年產能將達到3000萬臺以上,相較于2024年的預計年產能1500萬臺,實現了翻倍增長。這一舉措無疑將進一步鞏固印度在蘋果全球生產布局中的地位。

除了印度,蘋果還在越南等其他地區進行產能擴張,但值得注意的是,越南擴產的產品線主要集中在Apple Watch、AirPods等非iPhone產品上。這一系列動作似乎預示著蘋果正在加速其全球制造布局的多元化,以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然而,盡管蘋果正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產能擴張,但中國在其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依然難以撼動。有分析指出,蘋果選擇中國作為其制造基地,并非僅僅因為成本低廉,更重要的是中國所具備的獨特的供應鏈生態和強大的工業體系。這種生態效應結合了豐富的人才資源、發達的供應鏈網絡和健全的工業體系,使得中國能夠迅速響應蘋果的各種需求。

蘋果前CEO庫克曾明確表示,中國制造的優勢在于其“技能密度”,即人才、供應鏈和工業體系相結合所形成的一種獨特的競爭力。他強調,中國的這種能力是無法被其他國家輕易替代的。例如,在中國,蘋果可以在方圓幾十公里甚至最多100公里的范圍內,找到能夠滿足其各種需求的企業,這種高效的供應鏈響應速度是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

盡管印度和越南等國家的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但這一因素在iPhone等高端產品的成本構成中所占比例并不高。據估算,人力成本在iPhone等產品成本中的占比可能不到2%,因此,單純的勞動力成本差異并不能成為蘋果轉移產能的主要驅動力。

事實上,蘋果在印度和越南的產能擴張并非一帆風順。有媒體曾深入印度工廠進行實地采訪,發現所謂的“印度制造”很多時候只是在中國完成半成品組裝后,再在印度進行最后一步組裝。這意味著,盡管蘋果在這些國家進行了產能擴張,但真正的核心制造環節依然掌握在中國手中。

因此,盡管蘋果正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產能布局的調整,但中國作為其制造基地的核心地位依然穩固。中國制造所具備的獨特能力和競爭優勢,是其他國家在短時間內難以超越的。這一事實也再次證明了中國在全球制造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性。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RSS訂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来县| 房产| 亚东县| 六枝特区| 玛纳斯县| 辛集市| 三门峡市| 陵川县| 马关县| 德惠市| 九江县| 夏河县| 苍南县| 盐津县| 江源县| 密山市| 拜泉县| 和田市| 洪江市| 武鸣县| 鄂尔多斯市| 榆中县| 吕梁市| 汕尾市| 邢台县| 霞浦县| 双牌县| 苍梧县| 张北县| 循化| 长泰县| 普兰县| 南雄市| 丁青县| 兴宁市| 方山县| 颍上县| 康平县| 长宁区| 旺苍县| 洪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