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星和蘋果之間的專利糾紛日趨白熱化,所產生的負面效應也開始逐漸影響到了三星的日常運營,雖然目前三星仍是韓國企業中發展增速最快的公司,不過由于受到與蘋果專利案件的困擾,三星與蘋果這個最大客戶之間的商業合作關系也因此受到了動搖。
自從今年4月以來,蘋果和三星這兩家高科技企業便開始就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專利問題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法律訴訟斗爭。目前蘋果已經通過法律手段成功地在德國阻止了三星出售其最新款的Galaxy平板電腦,同時也在荷蘭成功地阻止了三星旗下的部分智能手機的銷售。
蘋果還將會利用澳大利亞法院即將于近期發布的裁決來無限期地延遲三星的Galaxy平板電腦在澳大利亞上市的時間,從而為其iPhone和iPad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鋪平道路。
專利糾紛拖累三星
三星的這一失利可能會直接導致其多年的努力功虧一簣,此前三星曾計劃通過利用Galaxy平板電腦來縮小與蘋果在全球平板電腦市場上的差距。整個Galaxy系列產品都使用了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統,并被外界普遍視為是蘋果移動設備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韓國投資公司HMC Investment Securities分析師儒槿昌(Nho Geun-chang)指出:“三星的平板電腦業務將會因此而受到嚴重影響,同時其芯片業務也會受到蘋果將其訂單逐步從三星向更多其他品牌的電子產品廠商——諸如東芝之類的公司——轉移而受到進一步的打擊。”
儒槿昌補充指出:“但是如果三星由于懼怕失去其最大的客戶而采取消極抵抗措施的話,則將會嚴重削弱其電信業務的強勁上升的勢頭,這也將是三星所不愿意看到的。由于電信業務已經鐵定成為了今年三星提升盈利有力的助推器,并且其盈利將能夠彌補三星在電腦芯片業務下滑方面的虧損。因此三星現在面臨的是一場代價高昂的戰斗。”
三星作為蘋果的供貨商,在去年總共為蘋果提供了價值5.7億美元的電腦芯片部件,這筆費用約占三星在2010年銷售總額的4%。隨著iPhone和iPad產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今年的第一季度里,蘋果訂單的金額已經達到了三星同期銷售總額的5.8%。與三星一同為蘋果提供芯片的還有日本的東芝。
蘋果和三星從今年第二季度便開始為了爭奪智能手機市場的頭把交椅而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斗爭,此前壟斷該寶座10年之久的諾基亞則已經風光不再。
目前三星平板電腦的銷量依舊遠遠落后于蘋果,蘋果僅在今年上半年就售出了1400萬臺iPad,而根據分析師的預期,三星在今年全年的平板電腦銷售量將只有約750萬臺。
美國法院將會于下個月對蘋果提出的禁止在美國市場上銷售三星平板電腦的請求進行開庭審理,而蘋果和三星也將再次對簿公堂。
有技術專家指出,蘋果之所以對三星展開知識產權大戰,其根本目的是想借助法院來擴大這一問題影響力,然后利用法院的判決來達成蘋果的戰略目標,既為iPad最終成為平板電腦市場主導產品而鋪平道路。
而三星則計劃在今年能夠讓平板電腦的銷售業績增長至少五倍,并借助其最新款的平板電腦產品來進一步縮小與蘋果在平板電腦市場上的差距。
尷尬的處境:供貨商和競爭者
有分析師指出,逐步失去來自蘋果的芯片訂單將很有可能成為三星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所持續面臨的嚴峻挑戰。
儒槿昌指出:“對三星而言,其最大的擔憂就是蘋果訂單的下滑。如果沒有蘋果的大力支持,三星將難以大幅度提高該公司在芯片市場所占的份額。”
“蘋果正在用事實來證明除了三星以外還有可以替代的供應商可供蘋果選擇。盡管這些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可能會質量不佳或者價格昂貴,但是這些細微的差異是一般消費者所幾乎無法發現的。而同時蘋果也可以借此來有效地對三星展開施壓。”
三星的智能手機業務近年來飛速發展,其主打的旗艦產品為Galaxy系列。有部分分析師已經預測三星將會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一的智能手機生產商,這份報道采用了今年7月到9月的統計數據,并指出這是由于三星系列產品的覆蓋面較廣,而蘋果則只擁有高端產品。
三星的智能手機銷量在今年第二季度猛增了500%,輕松地超越了蘋果142%的增幅——不過單就銷售量而言蘋果還是多售出了約100萬臺。而曾經的行業巨頭諾基亞同期的銷售總量則大幅度下跌了30個百分點。
積極應對或有助于三星獲取人氣
目前三星和蘋果已經在9個國家分別向對方提出了超過20項的專利控訴。蘋果在今年4月打響了專利大戰第一槍,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法院起訴三星的Galaxy系列產品侵犯了蘋果的移動技術專利和外觀設計。三星則迅速對蘋果提出了反訴,指責蘋果侵犯了三星的專利。
有部分分析師表示,三星積極的姿態或將可以為其贏得一些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
韓國投資公司LIG Investment & Securities的分析師崔多淵(Choi Do-youn )指出:“三星在這些法律問題上的積極戰斗姿態能夠向消費者展示:三星是唯一一家能夠與蘋果展開抗衡的公司。”
匯豐銀行則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盡管兩家公司已經在全球多國的法院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訴訟,但是最終的結果將仍可能是在庭外和解。
匯豐銀行分析師丹尼爾·金(Daniel Kim)指出:“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在經歷了漫長的訴訟之后,兩家公司最終決定在庭外和解……這與此前諾基亞與蘋果的專利案十分類似,這起專利糾紛最終的結果將很可能是在經歷了曠日持久的法律訴訟之后最終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