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雨)北京時間6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似乎已經解決了自動運行惡意軟件感染其操作系統的問題。
自動運行惡意軟件對WINDOWS感染次數示意圖
微軟惡意軟件防護中心日前發表博客稱,在過去幾個月的時間里,Windows操作系統受自動運行惡意軟件感染的次數下降了130萬次,預計未來受自動運行惡意軟件感染的次數還會繼續下降。
過去幾年,自動運行惡意軟件一直是微軟操作系統面臨的一大安全威脅,自動運行惡意軟件主要通過閃盤、內存卡和其他微軟自動運行功能支持的外部設備傳播的,當這些外部設備插入電腦后,自動運行惡意軟件就會自動執行命令。微軟稱,一些用戶非常熟悉的惡意軟件,如Conficker、Rimecud和Taterf都具有自動運行功能。
今年2月,微軟對Windows XP和Vista進行了一系列升級,關閉了自動運行的功能。之前,微軟在2009年初也對Release Candidate of Windows 7 進行了類似的升級。
在對XP和Vista進行一系列升級后,微軟稱剛剛過去的5月Windows受到自動運行惡意軟件感染的次數明顯下降,與去年同期相比,XP感染的次數下降了59%,Vista感染的次數下降了74%。惡意軟件對微軟其他版本的Windows感染次數也明顯下降。總的來說,微軟發現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5月不同版本Windows操作系統受惡意軟件感染的次數下降了68%。
微軟稱,解決惡意軟件感染問題仍是一項艱巨任務,就自動運行惡意軟件來說,似乎已經有了應對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