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界,總有一些天生的對手,比如英特爾和AMD,比如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在PC領域,原本IBM和惠普是一對冤家,而在中國市場,也正在上演著這樣的好戲。
戴爾與聯想 天生的對手
戴爾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個人電腦領導品牌之一,曾經很長時間占據世界PC銷量第一的寶座。在個人電腦領域,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在研究戴爾的成功模式,戴爾創造的“按需定制”、“直線訂購”等模式,也曾經而且現在仍然是IT界很多企業模仿和學習的榜樣。
聯想是我們更加熟悉的個人電腦品牌,當然很大程度上要得力于這樣兩點,一是聯想是我們自己的品牌,也是中國IT界的先驅和領導者;二是聯想很讓人吃驚的并購了IBM的PC業務,上演了蛇吞象的奇跡,也一舉成為世界PC市場的重要力量,今年柳傳志的重新出山,也在一段時間成為大家議論的焦點。
說聯想現在要挑戰戴爾,似乎還有點為時過早,因為惠普、戴爾、宏基和聯想組成的第一軍團中,惠普這兩年的發展勢頭最為強勁,已經取代戴爾成為銷量第一。不過我們可以從中國大陸市場先說起,這也是PC巨頭們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之一,當然,競爭激烈的原因,在于中國大陸市場潛力巨大,正日益在各大廠商全球的銷量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份額,換言之,完全可以說誰占領了大陸市場,誰就有可能成為將來的霸主,想想聯想的發家史吧,就知道這個說法并不是妄言。
傳統渠道與網絡渠道之爭
在中國大陸市場上,聯想一直是老大,但是隨著戴爾98年開始把直銷模式引入中國,尤其是隨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網民數量的飛速增加,網上購物習慣的逐漸形成,戴爾在中國的銷量逐年增加,08年四季度,已經占到了市場份額的13.2%。而這之中,網絡直銷模式是戴爾銷量持續上升的關鍵。
聯想一直有著自己本地化,戴爾無可匹敵的渠道優勢,然而面臨戴爾帶來的網絡直銷的沖擊,落地的渠道優勢正在逐漸被蠶食,尤其是對于隨著中國互聯網和網購市場發展起來的廣大的個人用戶,戴爾正在成為他們心目中的PC第一品牌。
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戴爾的網絡銷售模式更加顯示出其優勢來,一方面網絡直銷節約了渠道成本,能夠使得產品更加具有競爭力,另一方面,網絡直銷直接面對中國2.2億并還在持續增加的潛在人群,并且還可以直接溝通、按需定制,也使得產品的覆蓋人群更加廣泛。
學習與被學習的成功之道
面臨著戴爾的網絡直銷模式的沖擊,聯想自然不會坐以待斃,有趣的是,戴爾和聯想就像是天生的對手,戴爾學起了聯想的落地渠道建起了專賣店,而聯想一方面針對戴爾對自己傳統的侵襲,2008年開始,將中國的電腦市場細分為四五級市場和六級及以下的新興鄉鎮市場,在渠道上已經實現了幾乎無處不在。一方面進入戴爾的優勢領域——網絡直銷,進駐淘寶商城,在網絡上做起了生意。
聯想利用淘寶商城進行自己的網絡直銷,無疑是聰明的,一來如果聯想做自己的網絡直銷網站,不僅僅需要建站維護的費用,而且勢必還需要花費大量的宣傳;二來淘寶自身就已經是一個成熟的電腦網絡賣場,08年淘寶網絡平均每分鐘售出23臺電腦,08年度電腦的總成交是1180萬臺;這兩者一結合,聯想利用淘寶商城開展自己的網絡直銷,就是一件既省時省力又能最快速度達到網絡銷售目標的選擇。
08年8月聯想集團正式開設“聯想淘寶商城旗艦店”,借助淘寶的力量做起了網絡直銷的生意,到09年7月,“聯想淘寶商城旗艦店”單月單店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1000萬元人民幣,再次刷新了其自開店以來的銷量記錄。
零售市場,一向有“渠道為王”的說法,而此次聯想借助淘寶進軍網絡直銷的初步成功,無疑為那些正在想要借助網絡建立新的渠道的廠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如果說戴爾創新網絡直銷為PC的銷售創造了新的方式,成就了戴爾的奇跡的話,那么聯想牽手淘寶,借助已經成熟和強大的網絡平臺(其實這很有點類似于線下廠商們和國美、蘇寧的合作模式),就是又走出了一條新的路。
而PC第一品牌之爭,正在這些創新和開拓中不斷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