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華為萬人辭職事件已成往事 “無效說”不成立

   時間:2008-07-22 08:46:09 來源:互聯網編輯:星輝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7月7日,由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和廣東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聯合制定下發《關于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再次將去年發生的“華為萬人辭職事件”推到了風口浪尖。

昨日,有媒體報道,廣東省勞動部門認定華為萬人辭職無效。對此廣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宣傳處處長張祥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指導意見》最近才公布,華為萬人辭職事件發生在去年10月,勞動主管部門不能用現在的政策來處理以前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當然也包括“華為萬人辭職事件”。“我們從來沒有發布這個消息(認定華為萬人辭職無效)。”張祥說。

盡管如此,對于突如其來的報道,華為相關負責人還是極為緊張,昨日下午特別就此召開內部會議。

華為昨晚在給《第一財經日報》的回復郵件中表示,作為企業公民,華為奉公守法,通過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和勞工、福利制度的建立實施,確保每名員工的合法權益。

不可能無效

去年10月,正值《勞動合同法》即將實施前夕,大批華為員工被要求重簽勞動合同,工齡從零開始計算。緊接著,華為出臺了一項新規定,工齡在8年以上的員工可辭職后再上崗,從老員工變成“新人”,同時獲得一筆補償金。

華為官方為此還特意作了解釋:此次人力資源調整一是為了更加符合《勞動合同法》,二是針對公司逐漸出現的“工號文化”、內部分配的不和諧做出一些調整,讓公司更有活力。

現如今,當初主動辭職的絕大部分老員工也都重新與華為簽訂新的勞動合同,在華為內部,所謂的“萬人辭職事件”已經成為塵封的記憶。

“這只是一場改革。”一位在華為工作了三年的員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經過此次辭職事件,“工號文化”已經成為記錄華為發展歷史的一個標記。

深圳龍華商達律師事務所伍律師表示,由于華為已經為離職的員工提供了補償金,而且也是員工自愿的。因此,從法律上來說,華為員工辭職事件不可能無效。而《指導意見》的出臺,主要是為了規避未來發生的事情。

根據《指導意見》的內容,迫使勞動者辭職后重新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使勞動者“工齡歸零”;通過設立關聯企業,在與勞動者簽訂合同時交替變換用人單位名稱;通過非法勞務派遣;明顯違反誠信和公平原則等規避行為——統統被認定是無效行為。

一筆小財

“很可惜我在去年7月就辭職了,如果知道華為要改革,我怎么也要等到去年11月啊。”一位今年初到中興通訊工作的華為老員工表示,自己在華為的工齡也肯定可以納入去年華為集體辭職,如果這樣,自己就可以拿到20多萬元再走。

“現在算起來差不多,虧了十多萬元。”他說。

據了解,當時絕大部分辭職的員工都拿到20萬元左右的補償金,除了一小部分自己選擇離開的外,大部分都重新回到原來的崗位,并簽訂了4年的合同。

1997年進入華為公司的小黃也是去年集體辭職中的一員,僅在辭職后的半個月左右,自己又與華為公司簽訂了新的勞動合同,這一次簽的是4年。

小黃表示,當時由于辭職的員工太多,不安的情緒還是在華為內部廣泛蔓延。當時很多華為員工沒事就到天涯社區上的華為專區去看看相關消息,往往一條似是而非的裁員帖子都會讓很多華為員工跟帖討論。這樣也從另一個方面將辭職事情炒熱了。

不過,《指導意見》出臺后,可能使得今年、明年在華為工齡達到8年的員工很郁悶,因為他們已經沒有這種“意外”的補償金收入了。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RSS訂閱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家居| 突泉县| 灵川县| 玉山县| 肃宁县| 襄汾县| 柳林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上虞市| 两当县| 周至县| 泗水县| 神木县| 洛川县| 栖霞市| 嘉黎县| 兴安盟| 黑山县| 丹凤县| 方正县| 南皮县| 重庆市| 晴隆县| 城步| 巫溪县| 阿巴嘎旗| 桦川县| 娄底市| 平山县| 罗田县| 垫江县| 阿拉善盟| 乌兰浩特市| 安义县| 苏尼特右旗| 仁寿县| 台湾省| 鲁山县| 新田县|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