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網絡犯罪投訴中心(Internet Crime Complaint Center)報道,在面對網絡欺詐時,男人拿錢打水漂似乎更有技巧.
美國網絡犯罪投訴中心對去年20.6萬投訴案件的分析顯示,在遭受網絡欺詐時,男人每損失1.67美元,而與之相對的女人只損失1美元.
該網絡犯罪投訴中心是全美網絡欺詐信息主要的交流場所,政府和司法部門可以根據該中心提供的信息掌握網絡犯罪趨勢,在一些特殊的案件中,該中心提供的信息還有助于抓捕犯罪分子.
美國網絡犯罪投訴中心是由聯邦調查局和國家白領犯罪中心(National White Collar Crime Center)共同建立的.該中心認為,男人與女人的上述差異可能由他們的購物方式及人的本性差別有關.犯罪投訴中心研究部門負責人約翰·凱恩(John Kane)說:“按照以往的觀點,男人比女人更容易購買價值高的產品,如電子產品,因此,他們的抱怨大多也是針對電子產品的.”
如今,女人網購的花費也在增加,而某些類型的網絡消費似乎更吸引男人.凱恩說:“男人往往成為一些商業投資詐騙的犧牲品,類似的欺詐會造成高額的損失.關于投資欺詐的投訴,平均案值超過3500美元,而受害者大多是男士.對于網絡拍賣欺詐,男人和女人都經常上當,此類投訴的平均案值超過480美元.”
凱恩還說,男人往往成為支票欺詐(平均案值3000美元)和尼日利亞郵件陷阱(一種源于尼日利亞的行騙手法,目的都是騙電子郵件收件人匯出金錢--譯者注)的受害者.
2007年全美所有網絡投訴案件總案值達2.39億美元,比上年增加了4000萬美元.
根據本周四公布的2007年數據,網絡犯罪投資中心接到的投訴案件總數已經從2005年的23.1萬件下降到去年的20.7萬件.
凱恩將這一下降趨勢歸功于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但是根據阿拉巴馬大學的格瑞·華納(Gary Warner)的理論,還有其它的原因.
格瑞花很多時間研究犯罪,他說:“最近幾個月來,研究人員發現用戶的信用卡號經常被盜,但盜竊者并不使用這些信用卡.一種解釋是沒有人愿意為盜竊40美元而坐牢,因此,當犯罪分子盜竊了帳號后,他們往往只偷走那些余額數量巨大的帳戶上的錢”.
格瑞還說,通常情況下,罪犯不會動那些已經透支的帳戶,他們只對余額最高的帳戶感興趣,這說明罪犯對目標帳戶還進行了篩選.
從2007年的數據中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美國網絡犯罪投訴中心發現,那些犯罪分藏匿的國家也是網絡詐騙案件的高發地,但該中心并沒有把中國列入主要犯罪分子來源之一.去年,中國是許多網絡攻擊的來源地,但這并未讓網絡犯罪投訴中心將中國列入10大網絡犯罪分子來源國家名單.列入該名單前列是美國、英國和尼日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