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臨近,月餅市場迎來銷售旺季。與往年“天價月餅”占據主流不同,今年市場呈現出明顯的理性回歸態勢。過去動輒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豪華月餅禮盒逐漸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價格親民、注重品質的產品。這一轉變背后,既有國家多部門聯合監管的推動,也有消費者觀念轉變的影響。
202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四部門聯合出臺新規,對月餅市場進行全面規范。新規明確要求,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將接受重點監管,包裝層數不得超過三層,嚴禁使用貴金屬、紅木等貴重材料。同時,銷售價格100元以上的月餅,其包裝成本占比不得超過15%。這些措施有效遏制了月餅過度包裝和虛高定價的現象。
數據顯示,2025年1月至8月,全國月餅銷售額達426億元。其中,單價超過500元的產品占比從2023年的7.2%大幅下降至1.8%,中端價位(80-300元)產品占比提升至61%,平價禮盒(70-220元)成為市場主流。這一變化表明,消費者更加關注月餅的品質、健康和口味,而非包裝和價格。
傳統口味月餅的市場份額回升至68%,顯示出消費者對經典風味的持續喜愛。與此同時,健康化趨勢日益明顯。無糖、低糖月餅等健康類產品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據京東發布的月餅趨勢報告顯示,56%的受訪者關注月餅原料的健康化,預計今年無糖和低糖月餅的銷售增長將更為顯著。
月餅市場的地域性特征依然明顯,廣式、蘇式、京式月餅占據主導地位。但地方特色、文創聯名、營養健康概念產品的占比逐年上升。企業在新品開發方面不斷創新,推出雙色月餅、三色月餅、低GI月餅等多種產品,滿足消費者對口味和健康的多樣化需求。
面對市場變化,龍頭企業紛紛調整策略。廣州酒家作為“廣式月餅”的代表品牌,回歸“品質為王”的戰略定位。其2025年中秋禮盒采用環保紙材、簡約設計,包裝成本占比嚴格控制在15%以內。同時,推出低GI系列月餅,增加粗糧、堅果等健康原料的使用比例,滿足消費者對健康的需求。
香港元朗榮華則強化“文化+品質”路線,通過講述“元朗老店”“三代傳承”等故事,增強品牌情感價值。其月餅禮盒設計精美但材質環保,價格普遍控制在200元以內,符合主流消費區間。在產品創新方面,推出低糖冰皮月餅、燕麥蓮蓉月餅等新品,確保產品合規且健康。
美心集團作為亞洲知名食品企業,減少對高價禮盒的依賴,轉而通過多元化產品線和國際化布局應對市場變化。在內地市場推出多款價格親民的月餅禮盒,定價普遍在150-300元之間。同時,加強線上營銷,與小紅書、抖音等平臺合作,吸引年輕消費者。在港澳、東南亞、北美等市場,仍可推出限量版、聯名款等高附加值產品。
安琪酵母從“幕后”走向“臺前”,成為推動行業技術進步與健康化轉型的重要力量。面對消費者對“無糖”“低糖”“低脂”月餅的需求增長,安琪加大研發投入,推出低糖酵母、高活性發酵劑、天然代糖等健康烘焙原料,幫助下游月餅企業開發符合新標準的產品。
桃李面包作為短保面包龍頭企業,積極拓展節令食品業務,月餅成為其重要增長點。其月餅產品主打“新鮮”“實惠”“即食”,價格普遍在50-100元之間,精準切入平價消費市場。憑借強大的全國化冷鏈配送網絡與密集的商超渠道,桃李的月餅產品可快速鋪貨至各大便利店、超市,滿足消費者“即時購買”需求。
隨著政策的持續深入實施,月餅行業將朝著健康、綠色、環保的方向穩步邁進。無糖、低糖、低脂、粗糧、藥食同源等健康概念月餅將加速普及,滿足消費者對營養與安全的需求。企業也將在餅皮、餡料、工藝、包裝等方面持續創新,提升產品吸引力。
這場變革不僅改變了月餅市場的格局,也反映了中國消費市場的成熟與理性。真正的節日價值,不在于禮品的昂貴,而在于情感的真摯;真正的品牌價值,不在于包裝的奢華,而在于產品的品質與文化的厚度。那些理解消費者、尊重市場規律、堅守商業倫理的企業,將在這場變革中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