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穩健著稱的銀河磁體,近日突然宣布啟動重大資產收購計劃。9月15日,這家總部位于成都的磁性材料企業發布停牌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同城同業公司京都龍泰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目前已與14名交易對方簽署意向性協議。
自2010年上市以來,銀河磁體始終保持著獨特的經營節奏:從未進行過外部收購或股權再融資,唯一一次資本運作是2022年出售控股子公司股權。公司管理層團隊更是堪稱"穩定典范",11名高管平均任期達8.55年,其中6人任職超過十年,董事長戴炎與副董事長唐步云自上市伊始便擔任現職。
這種穩健風格在財務數據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定期報告顯示,2021年至2024年間,公司營收始終維持在8億至10億元區間,歸母凈利潤穩定保持在1.5億元以上。即便在2022年營收觸及10億元峰值后出現回落,也未改變其持續盈利的特質。在建項目方面,全資子公司成都銀磁材料有限公司的3億元投資全部來自自有資金,未進行任何外部融資。
此次突破常規的并購決策,與多重市場因素密切相關。作為被收購方的京都龍泰,在汽車用磁性材料領域具有顯著優勢,其主導產品EPB(電子駐車)用稀土永磁鐵氧體材料占據全國20%左右的市場份額。公司官網顯示,其產品已進入寶馬、奧迪等國際品牌及比亞迪、長城、理想、蔚來等國內車企供應鏈。2023年銷售收入接近1.4億元,2024年訂單形勢持續向好。
從業務協同性來看,兩家公司存在顯著互補空間。銀河磁體主營粘結釹鐵硼磁體,2024年該類產品營收達7.2億元,占比90.33%,主要應用于汽車微電機、智能家電等領域。而京都龍泰的產品線涵蓋鐵氧體永磁、燒結稀土永磁及粘結稀土永磁,在汽車電子、高端裝備等領域具有布局。這種業務重疊度,為后續整合提供了想象空間。
資本市場環境的變化也為并購創造了有利條件。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申萬稀土板塊以150.8%的年均漲幅領跑300多個細分行業,行業指數超越2015年牛市高點。銀河磁體股價自2024年9月最低12.37元(前復權)啟動,兩個月內最高升至37.87元,當前32元以上的價位處于歷史次高位。這種估值提升,使得通過股份增發實施收購的成本顯著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京都龍泰的股權結構中存在多家投資機構。公司2023年完成C輪融資,現有亞商資本、華強資本等股東,部分機構自2017年A輪融資時即已進入,持股周期長達八年。這種股東結構,客觀上產生了較強的退出需求。
對于銀河磁體而言,此次并購若能順利完成,不僅將京都龍泰納入合并報表范圍,更可能突破現有的營收瓶頸。結合全資子公司成都銀磁材料在建的二期項目,公司沖擊10億元營收大關的概率顯著提升。根據公告,具體交易方案將于9月29日前對外披露,屆時市場將進一步觀察這筆突破性并購的細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