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A股市場出現顯著縮量態勢,滬深兩市單日成交額較前一日大幅減少1404億元,總成交規模跌破2萬億元關口。自近期峰值3.15萬億元回落以來,市場交投活躍度持續降溫,資金入場節奏明顯放緩,場外觀望情緒漸濃。
盡管成交量萎縮引發市場對牛市持續性的擔憂,但技術指標顯示當前行情尚未觸及牛轉熊的臨界點。截至當日收盤,上證指數報3812點,較半年線3477點與年線3359點均存在數百點緩沖空間。根據技術分析理論,有效跌破這兩條長期均線通常被視為牛市終結的重要信號,目前市場距離該條件仍有較大距離。
從回調幅度觀察,本輪行情最高點曾達3888點,若按技術性熊市20%跌幅標準計算,關鍵支撐位位于3110點附近。當前指數與該水平相比存在顯著價差,意味著市場尚未進入技術性熊市區間。歷史數據顯示,A股牛市終結往往伴隨指數跌破重要均線與深度回調的雙重確認,目前僅單邊成交量萎縮不足以判定趨勢反轉。
資金面數據同樣不支持牛市結束的判斷。作為市場風向標,兩融余額持續攀升并創下2.3萬億元歷史新高,但僅占流通市值的2.3%,較2015年峰值4.7%仍有翻倍空間。若按3%的合理比例測算,兩融規模理論上限可達3萬億元。居民存款向股市遷移的趨勢正在加速,活期存款與1年期定存的投資轉化意愿增強,5%的資金流入即可形成可觀增量。
外部流動性環境存在潛在利好。美聯儲將于9月17日召開議息會議,市場普遍預期將啟動新一輪降息周期,降息幅度可能在25至50個基點之間。若政策落地,全球流動性寬松將通過港股通等渠道間接惠及A股市場。歷史經驗表明,美元利率下行周期往往伴隨新興市場權益資產重估,這為A股延續升勢提供了外部支撐。
綜合技術面、資金面及國際環境三大維度,當前市場仍處于健康運行區間。技術支撐位未破、杠桿資金規??煽?、外部流動性預期改善,共同構成牛市延續的基礎條件。在美聯儲政策轉向的關鍵窗口期,市場正等待新的催化因素推動行情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