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尼泊爾兩國15日在加德滿都谷地勒利德布爾市啟動尼泊爾綜合旅游保障項目,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助力尼旅游業安全穩定發展。這是由中尼攜手打造的創新性項目,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技術核心,整合多方資源構建起覆蓋“保險—救援—通信—服務”的全鏈條保障體系。該項目不僅標志著中尼在旅游安全保障領域的合作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也為尼泊爾旅游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成為兩國建交70周年之際務實合作的標志性成果。
填補尼旅游安全體系三大空白
尼泊爾素有“高山之國”的美譽,喜馬拉雅山脈的壯美風光每年吸引著全球數百萬游客前來登山、徒步和觀光。旅游業是尼泊爾經濟的支柱產業。據世界旅行理事會測算,2023年旅游業對尼泊爾GDP貢獻率為6.6%,去年旅游業為當地創造了122萬個就業崗位。然而,復雜的地形地貌與多變的高原氣候,使得旅游安全保障始終是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游客安全顧慮已成為影響尼泊爾旅游復蘇的重要因素。
在此背景下,尼泊爾綜合旅游保障項目通過技術創新與機制優化填補當地旅游安全體系的三大空白:一是高海拔區域通信覆蓋空白,二是風險分級保障體系空白,三是救援—保險聯動機制空白。在技術支持方面,依托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實現了“衛星報案—平臺調度—保險賠付”的實時風控全流程閉環。
該項目保障內容還涵蓋旅游保險、緊急救援、緊急救治、衛星通信服務、衛星通信設備和綜合旅游保障平臺等多個方面。項目技術支撐堪稱“硬核”:依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與短報文通信能力,項目實現了“無信號區域也能呼救”的突破。據悉,短報文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獨有的雙向通信技術,允許用戶在沒有地面網絡覆蓋的地區通過衛星發送和接收短消息,這也是北斗短報文批量走出海外的首個商業閉環項目。項目參與方北方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強說,本項目將先進的全球衛星定位技術、短報文通信技術與尼泊爾旅游安全實際需求深度融合,不僅為尼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更為全球旅游安全保障提供創新范本。
在旅游保險上,為本項目順利運營而創建的喜馬拉雅守護者尼泊爾有限公司推出了“海拔分層”綜合旅游保障(CTG)體系,針對尼泊爾登山場景的差異,量身打造了三款分層產品:CTG—Basic(3500米海拔以下)、CTG—Plus(5500米海拔以下)、CTG—Pro(6000米海拔以下),這些產品覆蓋了身故或致殘、意外醫療、救援等全場景保障,且保額會隨著海拔風險動態調整。
在合作模式上,通過“技術共享—標準共建—能力共升”的模式,中尼雙方共同將先進的管理理念與科技手段引入尼泊爾旅游業,為尼旅游業長期、健康、穩定和安全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提升游客旅游體驗和安全感
尼泊爾綜合旅游保障項目的啟動,其價值遠超單純的旅游安全范疇。對尼泊爾旅游業而言,該項目將為其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進一步鞏固旅游業在尼泊爾經濟中的支柱地位。尼泊爾旅游委員會首席執行官迪帕克·拉杰·喬希說,在將尼泊爾打造為“安全、可靠和一流的”度假勝地的過程中,優先考慮游客安全和福祉的服務發揮著關鍵作用。
在中尼合作方面,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陳松表示,這一項目不僅是兩國科技實踐與商業創新的重要成果,更是兩國建交70周年之際以發展共識為紐帶的務實合作典范。不同于傳統的援助模式,該項目通過商業可持續的方式實現共贏,尼泊爾獲得了急需的安全保障能力,北斗技術的海外應用打開了新市場,參與項目的中尼企業則開拓了業務新領域。
對于游客而言,項目提供了全方位、及時有效的保障服務。無論身處何地,都能在遇到問題時得到及時的救助,極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旅游體驗和安全感,讓游客能夠更放心地在尼泊爾旅游觀光、徒步探險。喜馬拉雅守護者尼泊爾有限公司負責人雷格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游客踏入尼泊爾的那一刻起,全方位的保障就已啟動。無論是身處熱門景區還是偏遠徒步路線,都能享受到及時、有效的保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