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中,一場曠日持久的價格戰終于在2025年迎來了轉折點,而這次喊“停”的并非那些銷量不佳的小眾品牌,而是素有“技術宅”之稱的奇瑞汽車。奇瑞董事長尹同躍在一次內部大會上,擲地有聲地提出了兩大主張:一是堅決反對價格戰,二是要縮短供應商的貨款支付賬期。前者如同一盆冷水澆在了狂熱內卷的行業頭上,后者則像一股暖流溫暖了整個產業鏈。
近年來,新能源車市場的價格戰愈演愈烈,各大品牌競相降價,仿佛誰先停下就會失去市場。然而,這種以價換量的策略背后,卻是車企利潤的大幅縮水,甚至不少企業陷入了賣一輛虧一輛的尷尬境地。在這樣的背景下,奇瑞敢于站出來反對價格戰,無疑需要極大的勇氣與底氣。而尹同躍所提出的縮短供應商賬期的舉措,更是讓人眼前一亮,這在普遍拖欠供應商貨款的行業環境中,無疑是一股清流。
在汽車產業鏈中,供應商與車企的關系往往并不平等,車企掌握著話語權,賬期一拖再拖,供應商則苦不堪言。奇瑞此舉,雖然沒有明確縮短賬期的具體時間,但尹同躍的“堅決”態度,以及奇瑞去年超2000億的營收規模,都讓人看到了這一舉措的可能性。一旦賬期縮短,將極大地緩解供應商的現金流壓力,促使他們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研發和生產中,從而提升產品質量和創新能力。
尹同躍的這一策略,不僅是對供應商的一種誠信體現,更是對價格戰的一種巧妙反擊。在價格戰中,車企往往通過壓榨供應商的利潤來降低成本,但這無疑是以犧牲產品質量為代價的。而奇瑞通過改善與供應商的關系,提升供應鏈的健康度,從而間接提升了自身的產品力。這樣的策略,無疑比單純的價格戰更加高明。
尹同躍的“守拙守誠守樸”哲學,也在這場價格戰中得到了體現。他強調不做虛假和過度宣傳,堅持把產品做好,這種樸素的價值觀在當下的汽車圈中顯得尤為珍貴。而奇瑞對供應商的誠信態度,也贏得了供應商的信任和支持,形成了良性循環。
奇瑞的這一系列舉措,不僅鞏固了自身的供應鏈,提升了產品力,還在行業中樹立了標桿。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發展,未來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但奇瑞的做法或許能為行業帶來新的啟示。比如,車企可以開始比拼供應鏈的健康度、技術的沉淀以及用戶的口碑,而不再僅僅局限于價格競爭。
尹同躍表示要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理念在縮短賬期的舉措中得到了具體體現。高質量發展不僅意味著產品的高質量,更意味著整個產業鏈的高質量。只有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能賺到錢,都有動力去創新,整個行業才能持續健康發展。
在奇瑞的帶領下,汽車市場的競爭或許將逐漸從無序的價格戰走向更加理性的“文明打架”時代。消費者也將不再僅僅關注價格,而是更加注重產品的品質、性能以及車企對供應商的態度。這樣的變化,無疑將促進整個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