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東風本田電動科技體驗營第四站在四季如春的昆明盛大啟幕。
這場以“實不相瞞,實力不想瞞”為主題的科技盛宴,不僅為春城消費者帶來了沉浸式的電動科技體驗,更將東風本田在純電領域的硬核實力與春城的自然人文交織,譜寫出一曲科技與自然的共鳴樂章。
昆明,一座被春意眷顧的城市,藍花楹鋪就的夢幻街道、滇池畔的清風拂面、石林間的奇峰疊嶂,無不彰顯著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東風本田電動科技體驗營昆明站選址城市核心商圈,將科技感十足的展具矩陣與春城風情相融。
活動現場,東風本田純電家族明星車型——東風本田S7、獵光e:NS2、靈悉L全陣容亮相,以設計美學與科技鋒芒,為昆明消費者勾勒出未來出行的清晰輪廓。
靜態體驗區中,解剖車展示成為全場焦點。潛艇級鋼板、軍工級防撞鋼梁、1.2萬噸一體式壓鑄工藝的鋁制電池殼體等“看不見”的細節被直觀呈現。當陽光透過展區的透明頂棚灑下,車身骨架猶如石林中的嶙峋怪石般堅固,1500MPa航空航天級熱成型鋼縱橫交錯,構成守護乘員安全的“科技盔甲”。
昆明消費者近距離觸摸這些精工細節,仿佛觸摸到東風本田對品質的極致追求——如滇池之水般澄澈,如石林之石般堅韌。
動態試駕穿梭春城,感受“零暈感”的駕乘哲學昆明的山路蜿蜒、雨季濕潤,對車輛性能提出更高挑戰。動態體驗環節中,參與者駕駛東風本田S7穿梭于翠湖濕地公園與滇池環湖公路,在多場景試駕中親身驗證“科技實力”。
50:50車身配重比賦予車輛如云雀般的靈動平衡,ADS全時自適應減震系統則像一位“隱形守護者”,將碎石路面的顛簸化為云端的輕柔觸感。當車輛駛過雨后濕滑路段,電子后視鏡清晰呈現后方視野,徹底告別傳統后視鏡的模糊困擾,正如昆明雨季中永不褪色的藍天。
更東風本田S7的“零暈感調校技術”在山路試駕中展現獨特魅力。無論是急彎還是陡坡,車輛始終如滇池水面般平穩,讓駕乘者如漫步于茶馬古道般從容。
車內配備的頭等艙座椅采用人工仿麂皮材質,加熱、通風功能與全維靜謐空間,仿佛將轎子雪山下的清涼與安寧搬入車內,讓科技的溫度與昆明的四季如春完美共鳴。
東風本田的電動化征程,始終以“品質”為根基。從武漢首站到昆明站,每一站都傳遞著同樣的承諾:純電車型與燃油車型共享同一品質標準。
2024年啟用的本田全球首座新能源工廠,以數字化管理、智能排產系統確保生產精度,讓每一輛純電車型都經得起高原溫差與雨季潮濕的考驗。正如昆明人世代傳承的“滇繡”工藝,東風本田將匠心融入每一道工序,讓“看不見的品質”鑄就實實在在的安心。
這份品質堅守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今年上半年,就有15萬“本家人”選擇加入東風本田大家庭,用實際行動為這份長期主義價值買單。在智能化領域,東風本田同樣步履堅定。通過深化與深度求索(DeepSeek)、Momenta以及寧德時代等本土優秀供應商的合作,東風本田以更高效的響應速度,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這些成果,正是東風本田“用中國智慧驅動未來”的生動實踐,在創新中保持根基的穩固。
結語在東風本田的理解里,安全才是最大的豪華,所以東風本田S7選擇用“看不見的標準”重新定義高端,讓每一份不易察覺的細節都躍然眼前;每平方厘米可承受15噸重壓的1500MPa熱成型鋼占比達25%,相當于潛水艇耐壓艙級別的強度;采用同級獨有的五層結構A柱,集合了1500MPa熱成型鋼與980MPa高強度鋼于一體,配合本田專利電阻焊技術,確保車身結構極端碰撞下仍能保持完整形態;全系標配11個安全氣囊覆蓋13處區域,遠超同級別車型。
?電池安全方面,東風本田S7采用寧德時代和本田共同開發的89.8度大容量、高密度三元鋰電池,歷經4年,十余次改良設計,500余項測試驗證;電池底層與上蓋采用高強度防火、隔熱、絕緣材料,電池包內部設計2個高壓開關,碰撞時可瞬間切斷電流,避免短路;國內噸位最大的1.2萬噸一體式壓鑄工藝打造的鋁制電池殼體,配合15層720度防護體系,成就防撞、防刮、防拖底的“絕對結界”。
東風本田以“實不相瞞”的姿態,將電動化的實力密碼傳遞給每一位春城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