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雷珂馨 文/圖)作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的重要平臺,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的智能汽車鏈展區以“智造”為核心,集中展示了從核心材料、智能座艙操作系統、充換電系統到智能網聯技術的全鏈條創新成果。30余家國內外企業及上下游合作伙伴通過技術首發、生態共建等形式,生動詮釋了智能汽車產業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浪潮下的協同突圍與全球共振——從材料端到應用端,從技術突破到生態融合,智能汽車鏈正以“智造”為筆,繪制一幅覆蓋全產業鏈的創新圖景。
智能汽車鏈的協同創新,正成為全球產業鏈重構的關鍵引擎。
汽車鏈“智造”升級
從整車制造到電池升級,從智能系統到場景應用,技術創新正以“加速度”重塑智能汽車產業形態。
在本次鏈博會上,特斯拉中國以“世界標桿,中國智造”為主題,帶來了Model 3/Y、V4超級充電樁全國首展、二代人形機器人、特斯拉電池系統等展品,全面展示其在電動車制造、儲能系統、智能輔助駕駛及本土供應鏈協同發展領域的全球領導力。
特斯拉的展臺除了展示的多款車型備受矚目以外,人形機器人Optimus同樣吸引了眾多觀眾紛紛駐足拍照。這款與特斯拉電動車技術同源的新產品,讓人們看到了電動車三電技術以及視覺加神經網絡技術所具備的更為廣闊的可擴展應用空間。
小鵬汽車作為中國智能汽車領域的核心代表企業之一,圍繞“鏈接全球市場,探索未來出行”這一主題,向行業全方位展示了其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領先實力。小鵬G7、小鵬X9、小鵬“陸地航母”以及圖靈AI芯片等前沿科技產品紛紛亮相,充分彰顯了中國智造推動產業變革的全球化影響力。
如果說材料、結構與電池構成了智能汽車的“硬支撐”,那么芯片便是其“軟實力”的核心所在。在此次展示中,小鵬汽車帶來了其自研的圖靈AI芯片,這顆芯片能夠同時應用于AI汽車、AI機器人以及飛行汽車領域。它專為小鵬AI大模型深度定制,有效算力高達行業主流Orin-X芯片的300%。
“協同共建”推動產業發展
在智能汽車鏈展區,“協同”是最鮮明的底色。無論是材料端與制造端的深度聯動,還是技術與生產的無縫銜接,各企業正用實踐證明:單靠某一環節的優勢難以應對產業變革,唯有上下游“擰成一股繩”,才能釋放最大效能。
在智能汽車鏈展區,一只機械手臂格外引人注目——它佇立在車身構架旁,高舉著“相機”,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紛紛駐足觀看。據悉,這是湖南視比特機器人有限公司攜手下游整車廠,在現場展示企業自主研發的汽車漆面缺陷檢測技術。
視比特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該修復系統主要應用于汽車涂裝車間的車身漆面缺陷檢測及修復場景。通過融合視比特自主研發的3D偏折成像技術與AI檢測技術,并與多臺機器人協同作業,該修復系統可實現整車漆面缺陷的全流程、自動化在線檢測與修復。
特斯拉在上海超級工廠的實踐同樣印證了協同的價值。依托本土化供應鏈建設,特斯拉實現了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5%的目標,每30秒便有一臺整車下線,成為全球生產效率的標桿。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截至2025年6月,特斯拉全球累計交付電動車突破800萬輛,其中上海超級工廠貢獻近一半產量,累計下線超300萬輛整車,2024年交付量超91.6萬輛,占全球交付量的一半以上。作為特斯拉全球出口中心,上海超級工廠年產能超95萬輛,簽約本土一級供應商超400家,其中60余家進入全球供應鏈體系。特斯拉產品遠銷歐洲、亞太等多個市場,充分展現“上海速度”與“中國智造”的協同優勢。
低空經濟正逐漸成為車企競相布局的新領域,小鵬汽車攜全球首款量產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亮相智能汽車鏈展區,該產品也帶動了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力。
小鵬汽車副總裁陳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此次鏈博會上,我們不僅匯聚了智能綠色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更聯合了打造立體交通產品的低空經濟領域供應鏈的核心企業。通過鏈博會這個平臺,我們期待與全球行業領軍者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技術融合與場景創新,攜手推動未來立體交通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本次鏈博會釋放的信號已足夠清晰:智能汽車鏈的“智造”升級,正成為全球產業鏈重構的關鍵引擎。當汽車與能源、制造、服務等領域深度交融,一個更廣闊的產業生態正在形成,這場以“智造”為名的產業變革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