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絡上一段關于新能源汽車七月份充電費用上漲的視頻引起了廣泛關注。7月18日,記者走訪了濟南市多家知名充電站,發現部分品牌的充電樁確實存在價格上調的現象。
在國家電網充電站,一位正在充電的劉先生告訴記者,盡管他認為七月的價格比六月略有降低,但夏季的整體充電費用仍然明顯高于冬季。他提到,季節性的價格變動似乎已成為常態。
而在特來電充電站,蘇先生則分享了不同地點的充電價格差異。他表示,由于各地租金不同,充電價格也會有所變化,有時在高速公路上的充電站,電費甚至能達到每度電兩三元以上。
新能源車主徐先生也談到了他在小鵬充電站的經歷。他表示,五月以來,他在該充電站的最低充電價格約為每度電0.57元,不含服務費的話價格更低。然而,他也提到了低谷時段調整帶來的不便,新的低谷時段改在了凌晨,這使得充電不再那么方便。
隨著電價和充電時段的調整,不少車主為了節省費用,選擇在凌晨低谷時段充電,這一現象在網絡上被稱為“充電特種兵”。記者在社交媒體上搜索相關話題發現,許多網友反映充電價格從幾毛錢上漲到了一至兩元,有人猜測這與分時電價機制的調整有關。
同時,也有網友指出,部分地區充電樁的服務費也有所上調,增加了整體充電成本。有車主擔憂,電費之外的服務費上漲明顯,未來充電費用可能會持續攀升,甚至接近加油費用。
據了解,公共充電樁的充電費用主要由服務費和電費組成。電費的變化遵循固定規律,根據時段的不同,電費水平也會有所差異。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分時電價的政策規定,國網山東電力公司對居民電動汽車充電樁的電價時段進行了劃分。在7-8月期間,每日16:00-23:00為高峰時段,7:00-16:00為平段時段,而夜間23:00至次日7:00則為低谷時段。
以小鵬超充(濟南融創茂站)為例,高峰時段的充電電價約為每度電1.44-1.74元(包含基礎電費及服務費,地區間存在差異);平段電價約為每度電1.21-1.44元;低谷時段電價則在0.74-1.04元左右。
國家電網充電站的工作人員表示,充電價格的調整并非企業自行決定,而是根據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相關政策執行。對于未來充電費用是否會繼續上漲的問題,一位充電樁運營商表示,服務費上漲是必然趨勢,否則充電運營行業可能會面臨困境。然而,他也指出,電動汽車的發展趨勢不可逆轉,這一矛盾需要找到解決途徑。
隨著公共充電樁充電價格的上漲,一些消費者開始質疑購買新能源汽車是否劃算。針對這一問題,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建議,充電樁企業應完善充電服務費價格標準,增強市場化與透明性。他強調,充電場站應明碼標價,以消除消費者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