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久久

ITBear旗下自媒體矩陣:

我國科研人員首次觀測到新核素鋁-20

   時間:2025-07-20 16:45:48 來源:IT之家編輯:快訊團隊 IP:北京 發表評論無障礙通道
 

7 月 20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今日報道,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與德國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復旦大學等國內外合作者在原子核的奇特衰變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新核素鋁-20,并發現其通過稀有的三質子發射模式進行衰變。相關研究成果 7 月 10 日在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RL)發表。

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員基于德國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的碎片分離器裝置,利用飛行中衰變實驗技術測量了鋁-20 衰變產物(即三個質子與剩余核氖-17)的角關聯,首次觀測到新核素鋁-20 的三質子發射現象。鋁-20 位于質子滴線外,比自然界穩定存在的鋁同位素少 7 個中子,是迄今實驗上發現的最輕的鋁同位素。

▲ 鋁-20 三質子發射示意圖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鋁-20 是實驗上發現的首例具有“子核”雙質子放射性的三質子發射核。在鋁-20 與氮-20 這對鏡像核體系中存在同位旋對稱性破缺。

該研究深化了對質子發射現象的認識,對尋找原子核存在極限和理解質子滴線外原子核的結構與衰變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人們已經發現了 3300 多種核素,其中不足 300 種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穩定核素,其余均為不穩定核素,會發生放射性衰變。常見的衰變模式有 α 衰變、β-衰變、β+ 衰變、電子俘獲、γ 躍遷以及裂變等,這些衰變模式在 20 世紀中葉前已被發現。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隨著核物理實驗裝置與探測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在遠離穩定線的原子核的衰變研究中陸續發現了多種新的衰變模式。20 世紀 70 年代,科研人員首次觀測到原子核自發地放射出質子的衰變現象,即單質子放射性,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又發現了極缺中子原子核同時放射出兩個質子的奇特衰變模式,即雙質子放射性,近年來,實驗上又相繼觀測到三質子、四質子乃至五質子發射等更為稀有的衰變現象。這些奇特衰變模式為研究遠離穩定線原子核的結構提供了重要的譜學手段。

附論文鏈接: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開放轉載  |  滾動資訊  |  爭議稿件處理  |  English Vers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滋市| 西盟| 义马市| 安国市| 田林县| 黎城县| 博爱县| 临邑县| 同江市| 衡阳县| 宁国市| 防城港市| 揭东县| 甘孜县| 虹口区| 灵川县| 扶沟县| 丰原市| 汉沽区| 墨竹工卡县| 长岛县| 上犹县| 牡丹江市| 拉孜县| 定陶县| 德州市| 永嘉县| 拜城县| 南昌县| 东兰县| 会东县| 盐边县| 河西区| 九龙城区| 宁陵县| 新竹市| 栾川县| 武隆县| 康保县| 垫江县| 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