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其最新一輪裁員計劃的消息再次震驚業界。據悉,這家豪華汽車制造商在之前已宣布裁撤數千個崗位后,正準備啟動另一項更大規模的成本削減措施。
據外媒報道,保時捷的首席執行官奧利弗·布魯姆在一份致公司領導層的信件中透露,公司計劃在2025年下半年與雇員代表展開談判,商討第二輪結構性成本削減方案。這一舉措是為了應對中國市場銷量下滑以及美國關稅爭端所帶來的雙重壓力。
布魯姆在信件中直言不諱地指出,保時捷長期以來的商業模式已不再適用當前的市場環境,迫切需要做出調整。他指出,盡管保時捷在電動化轉型上持續投入,但高昂的研發成本、零部件本地化水平不足以及供應鏈的不穩定性,都使得整體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尤為令人擔憂。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同比下降了28%,從2.96萬臺降至2.13萬臺。全球銷量也呈現出下滑趨勢,從2024年同期的15.59萬臺下降至14.64萬臺,降幅達到6%。
保時捷在美國市場也遭遇了困境。由于美國對汽車征收高額的進口關稅,保時捷在美國的銷售成本大幅增加。由于保時捷在美國沒有生產工廠,其所有汽車都是從歐洲進口,因此受到了關稅政策的直接影響。
布魯姆在今年早些時候介紹保時捷2024年業績時,已經宣布了一系列節約措施。然而,盡管保時捷在電動化轉型上不斷努力,但其股價卻一路下滑,尤其受到中國市場銷量低迷的拖累。保時捷在2022年股票市場首次亮相時估值一度高于母公司大眾汽車集團,但如今卻面臨著巨大的市場壓力。
保時捷此次裁員計劃的背景復雜而嚴峻。面對全球汽車市場的變革和競爭,保時捷必須找到新的商業模式和成本控制策略,以確保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這一輪裁員和成本削減談判,將是保時捷應對當前挑戰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