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滄縣鑫翰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廣袤玉米田中,一場農業智能化的變革正在悄然上演。近日,幾臺裝備先進的四輪自走式除草機在無人的駕駛艙內,僅憑北斗導航系統的指引,精準穿梭于田間,自動避開秧苗,僅對雜草進行清除作業,這一場景令人嘆為觀止。
此次除草作業的智能化實踐,正是“北斗在農業無人機中的應用”這一典型案例的現實寫照。不久前,在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京津冀北斗時空信息發展國際論壇上,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河北分中心的這一案例,榮幸地入選了京津冀北斗時空信息創新應用典型案例。
滄縣鑫翰種植專業合作社作為我市率先引入北斗導航系統的合作社,其200多臺農機均配備了這一“天眼”,實現了從播種到收獲的全自動化作業。北斗衛星高精度定位技術,結合傳感器感知與當行控制單元指令發送,使得農機能夠實時獲取位置、速度及傾斜度等關鍵參數,實現自動駕駛。即便面對復雜地形,農機也能自動規劃精確路線,讓播種、旋耕、收割、噴灑農藥等作業更加精準高效,從而大幅提升農資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
圖中,一臺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播種機正在田間作業,這正是滄縣鑫翰合作社智能化農業的一個縮影。目前,合作社已擁有一支100多人的專業團隊,管理著超過1萬畝的流轉土地,從耕地、播種到收獲、噴灑農藥,一系列農耕操作均實現了自動化。他們還通過自動化設備為托管農戶的10.24萬畝土地提供服務,有效推動了農業的智能化、精細化管理。
北斗導航系統的應用不僅提升了農資利用率和降低了成本,更為農業的轉型升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滄縣鑫翰合作社的成功實踐下,國家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河北分中心正計劃進一步深耕農業領域,探索更多創新應用場景,為農業的未來發展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