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買車的兄弟們,這下真的有福了。
前兩天工信部新上架的第 397 批新車目錄大伙應該都看了吧,幾乎全部主流新勢力,包括特斯拉、鴻蒙四界和吉利系,都拿出了自己未來的當家產品。重磅車型的密度之高,我愿稱之為幾個月來看點最多的一次。
而我們也能以小見大的看出一個很明顯的趨勢,那就是現在的新車已經不再像之前那樣同質化了,在車企們看來,更有個性、更有明顯長板的車型才是它們理解中的版本答案。
而在一眾各有特點的車型里頭,我覺得大伙最不能忽視的,反倒是一個車型的改款信息:智界 R7 。
在小米 YU7 跟特斯拉 Model Y 打得天昏地暗的時候,智界 R7 作為它們的競爭對手,這回在工信部目錄里卻只是新增了幾個細節上的改動。但在我看來正是因為這些改動,讓智界 R7 在上市一年之后迎來了自己的超強進化。
配圖為現款智界 R7
考慮很多朋友都只翻了新車目錄而不是產品變更目錄,錯過了智界 R7 這回的增配信息,脖子哥還是先給大伙梳理一下里頭具體的改動都有哪些。
總結起來,這次升級讓智界 R7 變得更好看、更智能也更舒適了。
首先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智界 R7 終于要有自己的車標了!前幾天剛官宣的智界 X 標很快就用到了 R7 上,并且從證件照里看新車標還會有兩種樣式:
偏金屬原色的槍灰色和黑化之后的純黑色,并且大概率會采用車頭車標、車尾英文全稱的設計。
再就是大燈,在 “ 離經叛道 ” 多年以后,智界還是和鴻蒙智行的其他車型完成了家族化設計的統一。這次改款 R7 把原先只有上半部分的頭燈組,變成了上下兩塊拼接而成的水滴造型。形態更飽滿,和 R7 圓潤的輪廓也呼應上了,個人感覺顏值高了不少。
加上前后杠造型的變化,這回改款 R7 在外觀上雖然改動不多,但更有辨識度了。
當然這回智界 R7 升級的部分肯定不只是顏值,大伙看改款 R7 工信部證件照的車尾部分,增加了一個黑色的小藥丸結構。
熟悉鴻蒙系車型的朋友應該能猜到了,這是一顆向后探測的高精度固態激光雷達。這暗示了改款 R7 的智駕硬件將會和問界 M8 并駕齊驅,在后向激光雷達之外,全車還會升級探測能力更強的 4D 毫米波雷達。
這也就意味著,在華為 ADS 4 更新上車之后,改款智界 R7 的智駕將成為同級中智駕體驗斷檔級別的存在。
就比如在停車場代客泊車這個場景,友商們現階段的能力只能在不能離車的情況下自動尋找車位,有些還需要提前學習停車路徑。
而支持華為 ADS 4 的智界 R7 可以在沒有提前學習的情況下,讓駕駛員在電梯廳提前下車,然后自己去找車位停好。需要取車的時候,還可以通過手機一鍵召喚,讓智界 R7 自己開到電梯廳找到車主。
而這個功能將支持全國超過 10 萬座商場的地庫,甚至還支持代客充電,這下智界 R7 的車主們連電都不需要自己去充了,光是想想就已經十分科幻。
再比如友商們的智駕還在宣傳城區智駕能力、復雜路況應對的時候,智界 R7 上的華為 ADS 4 已經可以支持 2.0 版本的車位到車位無縫智駕了。
車主們可以在車位上就開啟智駕,路程中就算是遇到高速的 ETC 也能輕松通過,到目的地之后無縫銜接自動泊車停入目的地車位,幾乎就是用智駕覆蓋了出行的全程。
而當友商們還在卷 AEB 的生效時速、宣傳后向 AEB 功能的時候,智界 R7 已經可以依靠 CAS 4.0 實現五維安全防護了。在全時速(0-150km/h)、全方向、全目標和全場景下,都能憑借強大的主動安全能力避免潛在的碰撞隱患。
這些便捷又安全的體驗加起來已經遠遠領先于行業的普遍水準,幾乎已經是智能駕駛的未來形態了。這帶來的不只是用戶體驗的提升,也意味著智駕行業的標桿已經再一次的被重塑了。
可以這么說,智界 R7 的智駕水平,將會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友商們追趕的目標。
而造就這些業內獨一檔體驗的,當然是改款智界 R7 與華為 ADS 4 背后同樣業內獨一檔的算法和硬件能力。
軟件上,改款智界 R7 用上了華為自研的全新智駕模型 WEWA ( 世界引擎與世界行為模型 ),以往難得一見、非常棘手的堵車或者窄路,WEWA 可以靠自主生成無時無刻的訓練。
硬件上,改款智界 R7 上的華為 ADS 4 于業內率先用上了 4D 毫米波雷達環繞整車的智駕方案。相比傳統的超聲波+毫米波雷達方案,不僅識別的維度更多,識別的精度也更高。
這就能給智界 R7 帶來巨大的能力提升,輕松應對突發 cut-in 等各種極端復雜的路況。
最重要的是,這樣強大的軟硬件體系全都是基于華為規模化的自研與生產能力誕生的。相比于友商們東拼西湊的供應商方案,改款智界 R7 上的這套 “ 全華班 ” 在效率、安全和潛力上的優勢幾乎是無法比擬的。
當然,如果你覺得外觀和智駕就是這次改款智界 R7 的所有改動,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在工信部的信息之外,已經有不少信息表示改款智界 R7 在舒適性和便捷性配置上也有了不小的升級。
設計+智能化+舒適性的全維度升級,才是這回改款智界 R7 最能讓小米和特斯拉緊張的部分。
就比如有消息表示智界 R7 的前排座椅也升級為了主副駕的雙零重力座椅,這個配置同級少有但在我看來非常重要。因為智駕的存在本質上是解決了人們在駕駛時的疲勞問題,而主駕零重力座椅的出現則能在無需駕駛的休息時間里,繼續幫車主驅散旅途的疲勞。
配圖為現款智界 R7
智駕與主駕零重力座椅,在我看來是完成了人們對舒適性需求的閉環,也讓改款 R7 的競爭力增加了不少。
改款智界 R7 還會在后視鏡下方加入車外的麥克風收聲,這也就意味著人們使用語音助手的場景將會連通車內和車外。
很多電動化的功能比如開啟前后備箱、打開車窗通風等都不用掏出手機就能完成,便捷且優雅,非常適合脖子哥這種語音助手重度用戶。
在我看來,這完成了人們對智能化交互需求,從車內拓展到更大空間的閉環,讓改款 R7 的便利性大幅提升了。
這時候再回過頭看友商們的產品,它們有的智界 R7 似乎都有并且做的更好。智界 R7 有的,它們可能還真就不一定有。這樣全方位進階的智界 R7, 不僅會讓如今大伙的小米 YU7 和煥新版 Model Y 感到壓力,也會讓智界 R7 的銷量前景變得更加明朗。
配圖為現款智界 R7
而在產品實力提升之外,我覺得這次智界 R7 的進化方向也選對了。
當友商們選擇長板思路,用超長板彌補短板的時候,智界 R7 的思路卻是讓長板更長,再通過對用戶需求的洞察將之前的短板補全,甚至變成新的長板;而當友商們都在爭做六邊形戰士的時候,本就全能的智界 R7 卻在進一步擴大產品力的邊界,讓六邊形的面積變得越來越大。
這種不放過每個細節的迭代方向,在我看來更符合人們用車需求、也對行業更有意義。
因為在上一個十年,新能源汽車的形態是由特斯拉制定的,它們高效、簡潔,是純粹的工具屬性。而在特斯拉遭遇增量瓶頸、新勢力競相崛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的下個階段,急需新的領導者和定義者。
而在友商們都在模仿特斯拉、想要成為特斯拉的時候,智界卻在用 R7 告訴人們,領先行業的智能化和細致入微的體驗設計其實并不沖突,新能源技術的快速迭代,和把產品本身做到極致也并不沖突。
配圖為現款智界 R7
新能源汽車也并不只是追求高效的交通工具,而是能把頂尖科技、舒適便捷與設計美學融合在一起的媒介。
這種 “ 既要又要 ” 的產品,雖然很不符合新能源汽車應該降本增效的直覺,卻又愈發接近人們心中理想的產品形態。而智界也在一次次的完善和進化中站在了行業的最前沿,成為了那個正在定義全新產品的先行者。
相比于銷量和份額,這種對未來探索的勇氣,或許才是一個車企最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特質。而像智界 R7 這樣一款隨時站在科技前沿的產品,又何愁俘獲不了用戶的心呢?
當然,鑒于改款 R7 如此全面的能力,如果上市時的價格合適、權益也夠香,那么爆單+排隊提車的連招大概率是免不了。
再加上明年的購置稅減免將對半砍,如果朋友們著急買車用車,現款智界 R7 有一說一也是蠻劃算的。不僅同樣可以升級華為 ADS 4 ,交車也很快,并且智界全系在 7 月 31 日前下定都有 2 萬的現金補貼,優惠力度還非常大。
改款老款都很香,放在新勢力車型上也是個少有的情況呢。。。
撰文:ARO
編輯:脖子右擰 & 面線 &結界
美編:萱萱
申報《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97批)的車輛新產品公示清單
微博 @智界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