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湖南等地近日頻發高溫紅色預警,電網系統正經受前所未有的考驗。面對用電負荷屢創新高的嚴峻形勢,一系列高科技手段和設備被迅速投入實戰,為保障電力供應貢獻力量。
在長沙220千伏延農變電站,一只裝備了激光雷達、可見光及紅外攝像頭的機器狗成為了巡檢新力量。這只“四足機器人”不僅能在平坦道路上快速穿梭,還能靈活爬樓梯、穿越草地,精準到達預設位置進行細致檢測和拍攝。據國網長沙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三班班長朱柳介紹,傳統的人工巡檢需要運維人員手持測溫儀、記錄本,逐一檢查點位,耗時約兩小時,且在炎炎烈日下作業極為辛苦。而機器狗的加入,使得巡檢時間大幅縮短至30分鐘,工作效率顯著提升。
與此同時,在湖南北部的一次超高壓線路搶修任務中,無人機發揮了關鍵作用。當線路出現故障影響送電時,應急搶險小隊迅速響應,連夜部署了兩臺系留照明無人機,為搶修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光照條件。四名工人借助應急照明,連續奮戰六小時,最終成功完成了搶修任務。這支應急搶險小隊隸屬于國網湖南超高壓輸電公司無人機巡檢中心,專門負責應對湖南、廣東、云南、貴州四地的超特高壓線路災情險情。
在國網長沙供電公司調控中心,一位特殊的“新員工”——AI調度員正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位基于電力大模型構建的配網運行智能體,能夠實時收集并分析氣象預警、設備重載、故障跳閘等多源數據,自動巡航電網,并快速生成負荷轉供方案。當工作人員在對話框中輸入“西湖樓線重載,生成轉供方案”時,僅過半分鐘,AI調度員便提供了六個方案,包括一個最佳選項。據調控中心調度員曾赟介紹,AI在制定轉供方案時考慮的因素多達35種,遠超人工,不僅涵蓋了可靠性指標,還涉及線路損耗等經濟性因素,使得方案更加精確、高效、可行。
據氣象部門預測,7月底至8月上旬,湖南地區將持續高溫少雨天氣,用電負荷有望再創新高。為應對這一挑戰,電力部門已日均配備400多支搶修隊伍,中低壓發電車及應急電源車24小時待命。通過“人防+技防”、“人巡+機巡”相結合的方式,全力保障電網穩定安全,確保居民用電可靠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