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旗下的第二款車型YU7,自上月26日上市以來,迅速在市場中掀起波瀾。這款定位SUV的新車,憑借標準版、Pro版和Max版三款車型,分別以25.35萬元、27.99萬元和32.99萬元的售價,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關注。據官方數據顯示,小米YU7上市僅18小時,就鎖定了24萬輛的訂單,市場反響熱烈。
然而,在火爆訂單的背后,小米YU7的產能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在小米汽車官方APP上查詢,可以發現標準版車型的預計交付時間為57至60周,Pro版為49至52周,而Max版雖然相對較快,也需等待40至43周。這意味著,即便現在下單Max版車型,消費者也需要等待近10個月的時間才能提車,而標準版則可能需要長達一年的等待。
在二手市場上,小米YU7的火爆程度更是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據博主探訪二手市場的視頻顯示,目前小米YU7的二手價格已經高于新車售價,加價幅度大約在3至4萬元之間。在某二手平臺網站上,掛售的小米YU7車型大多為超長續航高性能四驅Max版本,二手售價在34.99萬元至38.8萬元之間。這些車型大多處于未上牌狀態,里程數極少,幾乎可以視為準新車。
面對如此龐大的訂單量和產能壓力,小米汽車正在積極擴建工廠以提高產能。據了解,目前小米汽車的主要產能來自一期工廠,該工廠的產能為15萬輛。而二期擴建項目已經投入使用,預計在7月全面啟動,產能同樣為15萬輛。然而,即便二期工廠啟動后產能快速拉滿,小米汽車的年產能也只有30萬輛左右。而且,這部分產能還需要分配給小米SU7等其他車型,因此小米工廠在短期內仍然難以緩解訂單積壓的問題。
小米YU7的火爆上市,無疑為小米汽車帶來了巨大的市場關注和商機。然而,如何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提高產能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成為小米汽車當前面臨的重要挑戰。未來,小米汽車將如何應對這一挑戰,值得業界和消費者共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