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優化營商網絡環境,維護企業和企業家網絡合法權益,微博再對網絡“黑嘴”出擊。
近期,微博管理員發博表示,站方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專項行動要求,對持續抹黑詆毀攻擊企業、發布涉企業負面不實信息、惡意營銷炒作的@我是大彬同學、@賽車星冰樂 、@石頭搞機、@DSP-Charles 等17個違規用戶視程度予以7天至1個月的階段性禁言處置。
作為5月中央網信辦“整治涉企網絡‘黑嘴’專項行動”的延伸,微博這一行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網絡黑公關現象有望得到進一步整治。
新能源車企,苦網絡“黑嘴”久矣
民企苦網絡“黑嘴”久矣,其中尤以新能源車企為盛。
近年來,得益于技術進步與產業政策扶持,中國新能源汽車迅速崛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中國市場新能源新車銷量達到新車總銷量的40.9%。2025年,有望突破50%。
但巨大的市場空間,也讓這一賽道競爭愈發殘酷,以至于產生了一條從捏造虛假數據到散布降價、裁員、銷量謠言,從雇傭水軍刷屏到操控自媒體發布攻擊性內容的黑公關產業鏈。
據藍鯨新聞此前報道,黑產鏈條已十分成熟,每個黑產團隊幾乎都控制著上千部手機,這些手機通過數據線連接電腦實現遠程操控。在技術人員的操作下,這些設備每天可制造上百萬條負面評論。報價上,一條負面評論6毛錢,代舉報封號千元起。只要錢給到位,黑產服務商能讓水軍淹沒任何品牌的評論區和直播間。
面對四面埋伏的“黑公關”,企業無疑是左右為難、進退失據。以至不少車企還拿出幾百萬懸賞“黑公關”線索,誓要跟這股不正之風抗爭到底。
如比亞迪就曾在6月發博指出,比亞迪屢遭網絡黑媒體及黑公關有組織、有策劃、有節奏的惡意攻擊和造謠抹黑,相關虛假信息及不實言論,嚴重損害企業聲譽,擾亂市場秩序,對行業健康發展造成負面影響。為進一步打擊網絡黑公關亂象,對相關符合條件的線索提供者,給予5萬元至500萬元的獎勵。
更早之前,3月,極氪跟鴻蒙智行也曾發文表示,將最高懸賞500萬元,公開征集黑公關和網絡水軍的相關線索和證據。巨額投入背后,足以見得網絡“黑嘴”對于市場競爭環境的巨大破壞力。正是因此,微博此次舉動才會被視為平臺履行主體責任、切斷網絡“黑嘴”傳播鏈條的關鍵一步,為飽受黑公關困擾的車企提供了強有力的平臺支持,也為整個行業傳遞了網絡空間并非法外之地的清晰信號。
回歸產品本質,才是競爭正道
營造健康有序的網絡環境絕非平臺一方之責,而是需要社會各界凝聚共識、共同參與的“多方共治”系統工程。
正如微博平臺在本次行動中同步強調的:良好的營商網絡環境需要各方共同維護,微博將不斷完善工作管理機制,積極為企業用戶在平臺內合規的品牌建設與宣傳推廣提供更好的合作共建渠道,在保障企業用戶合法權益的同時持續提升用戶體驗。
“同時也呼吁廣大企業用戶,發布涉企言論不能逾越客觀真實的底線甚至觸碰法律法規的紅線,而應在遵守法律法規及平臺規則的前提下友善發言、理性討論。微博愿與各界一道,積極營造更加健康的營商網絡環境。”
在這背后,想要徹底整治網絡黑嘴,不光要靠監管部門和平臺出重拳整治擾亂市場秩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盡早識別謠言,阻斷傳播并加大對相關賬號的處理力度。
更根本的解決之道,在于喚醒廣大企業自身的深刻認知與自律。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縱容甚至參與這條“黑公關”產業鏈,無異于飲鴆止渴。今日你花錢抹黑對手,明日就可能成為他人惡意攻擊的目標。這種“互害模式”下,沒有真正的贏家,整個行業都將淪為“黑公關”的受害者,最終侵蝕的是市場公平與消費者信任的基石。
流量雖為利器,然“毒流量”無異于飲鴆止渴。各大品牌為自家產品造勢無可厚非,但任何一個品牌、一款產品,都不能將市場成功和輿論認可寄希望于“黑公關”“制造負面輿論”等手段。任何品牌若將市場成功寄望于抹黑對手、制造負面輿情等不正當競爭手段,終將被市場反噬。
商業的本質終將回歸產品與技術本身、“好技術賦能好產品,好產品帶來好體驗”才是贏得用戶持久信賴與市場廣泛認可的永恒基石與正道坦途。
那些企圖依靠操縱輿論、編織謊言來牟取短期暴利的行為,如同建立在流沙之上的城堡,當虛假的潮水退去,真相終將在陽光之下無所遁形。堅守誠信、專注創新、提升品質,才是企業基業長青、行業繁榮發展的根本之道。讓創新與品質的光芒真正照亮發展之路。 這不僅是對企業權益的捍衛,更是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信心的有力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