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投界和科技圈近期備受矚目的消息中,宇樹科技正式啟動上市輔導流程,中信證券成為其輔導機構,這一動態標志著這家以創新機器人技術為核心的企業正加速向資本市場邁進。
宇樹科技的上市之路由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王興興引領。據輔導備案報告顯示,王興興直接持有公司23.8216%的股份,并通過特定的企業管理咨詢公司間接控制額外10.9414%的股份,總計掌握公司34.763%的股權。
宇樹科技近年來迅速崛起,不僅在專業領域內廣受認可,更在大眾消費市場中積累了高知名度。其最新估值已達到驚人的130億元人民幣。這家企業以四足機器人研發起步,自2017年推出首款Laikago四足機器人后,逐步拓展至人形機器人領域,包括春晚舞臺上大放異彩的H1機器人,以及面向消費者的G1型號。
在2025年央視春晚的舞臺上,16臺宇樹H1人形機器人身著特色服飾表演的《秧BOT》節目,以其精湛的動作控制和與音樂節奏的完美同步,贏得了廣泛贊譽。這一表演不僅讓宇樹科技一夜成名,更展示了其在人形機器人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
盡管宇樹科技因春晚而聲名鵲起,但其機器人產品在實際應用中更為廣泛。四足機器人系列,如Go1、Aliengo、B2等,已被應用于教育、巡檢、救援等多個領域。同時,宇樹科技的客戶名單中不乏知名高校,如清華大學、西湖大學等,彰顯了其在科研和教育領域的深厚影響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形機器人行業普遍面臨虧損的背景下,宇樹科技卻實現了連續五年的盈利。王興興在公開場合透露,公司年度營收已超過10億元人民幣。宇樹科技在四足機器人市場的表現尤為突出,據數據顯示,2024年其四足機器人年銷量高達2.37萬臺,占據全球市場近70%的份額。
隨著宇樹科技IPO進程的推進,其背后的資本布局也逐漸浮出水面。自公司成立以來,宇樹科技共獲得了10輪融資,吸引了包括紅杉中國、順為資本、美團戰略投資部等多家知名投資機構的加入。其中,紅杉中國從Pre-A輪開始便持續跟投,顯示了其對宇樹科技發展前景的堅定看好。
盡管雷軍和美團創始人王興在早期曾錯過宇樹科技的投資機會,但隨后順為資本和美團戰略投資部均迅速跟進,成為宇樹科技的重要股東之一。目前,創始人王興興仍穩居第一大股東地位,通過直接和間接持股合計掌握公司33.58%的表決權。
盡管宇樹科技在資本市場備受矚目,但其仍面臨技術商業化能力的挑戰。目前,公司的大部分收入來自科研機構和AI公司的B端訂單,消費級市場尚未真正打開。因此,宇樹科技能否在資本壓力與技術理想間找到平衡,將成為決定其未來走向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