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阿里巴巴集團內部傳來消息,前釘釘總裁葉軍(花名“不窮”)已正式離職。在向葉軍本人求證后,他證實了這一消息,并表示離職后打算先休息一段時間,放空自己。
葉軍于2020年9月接任釘釘總裁一職,當時正值釘釘創始人陳航因理念不合而選擇離職創業。陳航曾公開表示,釘釘的使命是服務中小企業,而非圍繞阿里云的大客戶展開,因此他選擇了離開。
在葉軍的領導下,釘釘以“云釘一體”為戰略導向,組建了專門服務于政務、金融、能源等核心行業客戶的“A1000團隊”。同時,阿里副總裁庫偉擔任COO,負責政企市場的拓展工作。這一戰略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釘釘在政企市場的滲透。
2022年,釘釘開始內測付費功能,并提出了在2025年實現盈虧平衡的目標。根據釘釘公開的數據,截至2024財年上半年,其年度經常性收入已達到2億美元,這一成績在國內協作工具市場中頗為亮眼。然而,盡管日活用戶已突破1.99億,釘釘在付費轉化率方面仍面臨挑戰。
隨著阿里巴巴集團整體戰略轉向“AI優先”,釘釘也成為了大模型場景落地的重要平臺。在葉軍的推動下,釘釘接入了“通義千問”大模型,并陸續推出了多項AI新功能和方案。然而,這也暴露出平臺化策略下的一些問題,如大客戶定制需求占據了大量研發資源,導致產品更新碎片化,影響了用戶體驗的一致性。
2025年3月底,釘釘創始人陳航(花名“無招”)宣布回歸,并重新出任CEO。與此同時,葉軍被調離釘釘,回歸集團擔任其他職務。據了解,在離職前的一段時間里,葉軍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CEO助理。
據釘釘內部員工透露,陳航此次回歸的主要目的并非直接管理釘釘,而是聚焦于AI領域的發展。與陳軍強調行業方案和規模商業化不同,陳航更注重產品的打磨和用戶體驗的提升。他回歸后迅速整頓了內部考勤制度,優化了基礎功能,并對收費策略進行了審視,提出了“讓釘釘回歸初心”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