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央視關于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循環壽命的報道后,社會各界對電動汽車的耐用性展開了廣泛討論。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購買電動汽車時,最為關心的無疑是車輛的使用壽命,尤其是電池這一核心部件。
談及電池壽命,我們首先需了解的是電池的循環壽命。當前,主流的三元鋰電池循環壽命普遍超過2000次,而磷酸鐵鋰電池更是能達到約3000次。這里的循環次數是指從電池電量從0%充至100%為一個完整循環。若每次僅充電20%,則需5次才算一個完整循環。以此推算,一輛滿電續航400公里的電動汽車,若采用三元鋰電池,理論上其行駛里程可達80萬公里。然而,實際情況往往更為復雜。
除了循環壽命,電池的日歷壽命同樣值得關注。即便車輛停放不使用,電池性能也會隨時間逐漸下降。動力電池的日歷壽命通常在8至15年之間,這一時間范圍受電池類型、使用環境及溫度等多重因素影響。例如,極端天氣條件下,無論是高溫暴曬還是低溫冷凍,都會對電池性能造成不利影響。
車企的電池質保政策也是消費者考量電池壽命的重要因素。自2016年起,乘用車企業需為電池、電機等關鍵部件提供至少8年或12萬公里的質保。這意味著,在質保期內,若電池出現嚴重問題,車企需承擔相應責任。然而,質保期過后,電池性能往往會逐漸衰減。
實際上,我們身邊不乏電動汽車使用實例。一位朋友于2018年購買的電動汽車,至今已使用近7年。車輛初始滿電續航為350公里,如今已降至約280公里。盡管他平時駕駛習慣良好,多采用慢充方式,且避免暴力駕駛,但電池衰減仍不可避免。盡管如此,對于日常上下班及短途出行而言,當前續航仍能滿足需求。
一輛電動汽車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使用8至10年并無大礙。若保養得當,駕駛習慣良好,使用10年以上亦非難事。當然,這也與電池類型密切相關,磷酸鐵鋰電池在壽命方面往往更具優勢。若電池衰減嚴重影響正常使用,消費者還可考慮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方案。
因此,對于有意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而言,不必過分糾結于電池壽命問題。只要合理使用,定期保養,電動汽車仍能陪伴您度過漫長的歲月。